第二百八十章 以牙還牙(第2/3頁)

李承業沒想到李僑會這麽激動,他連忙好言安撫他道:“賢侄,平靜一下!平靜一下!有話可以好好說。”

過了片刻,他見李僑已經漸漸冷靜下來,便微微一嘆道:“大家都是宗室,畢竟血脈相連,大家都以支持太後、支持皇上為己任,賢侄家業都在隴右,就算獨行特立大家也能理解,可賢侄為何不給自己留條後路呢?”

李僑忽然明白了李承業的真正用意,他不露聲色,只低頭不語,李承業以為他動了心,便繼續勸道:“其實張煥對朝廷的貢獻大家也承認,只是他至今不肯奉太後旨意,僅這一條便足以滅殺他所有的功勞,如果他能低一下頭,效忠於太後,這樣不僅我們宗室有出頭之望,他張煥也能再高走一步,左相之位,還逃得過他的手嗎?”

“你是要我勸張煥忠於太後嗎?”李僑緩緩搖了搖頭,“沒有用的,且不說我人微言輕,勸不了他,就算我有心奉太後為正統,也只能代表我自己。”

李承業要的就是他的這句話,他挪了挪身子,靠近李僑壓低聲音道:“令郎為開陽兵馬使,他手下有三萬人,只要他肯……”

不等他的話說完,李僑立刻斷然拒絕道:“這沒有用,就算我兒肯效忠太後,他的手下也不會聽他的,業叔不了解隴右的軍制,西涼軍的中級軍官大都進過軍院,張煥親自為院正,他們只可能效忠張煥一人,讓業叔失望了!”

“老將也沒有用嗎?”李承業不甘心地又問道。

李僑只笑著搖了搖頭,是他不知道還就是不行,他卻沒有明說。

……

中午時分,在金城郡城內兜了一圈又一圈後,李承業還是終於忍不住登門拜訪賀婁無忌了,如果說早上對李僑的勸降只是一道冷菜,那勸降賀婁無忌就是他這次隴右之行正式的大餐了,另一方面,勸李僑為的是投石問路,以判斷說服賀婁無忌的可能性,在他臨行前,崔小芙和李俅給了他兩套方案,兩套方案只是封官許爵的厚薄度不同,但具體用哪一套方案則由他李承業視形勢來決定,早晨勸說李僑的不順利使李承業最終決定采用第二套方案,也就是最優厚的條件。

出乎李承業意外的是,賀婁無忌不僅在府上,而且還非常客氣地親自出來迎接,將他迎進府內,這使得本已涼了半截心的李承業又開始激動起來,如果能策反成功,那南陽郡王一職,也就在不遠處向他招手了。

“李郡公來得很巧,我前幾天去會郡鋪蝗了,上午剛剛回來。”賀婁無忌將李承業請進了自己的內室,態度異常熱情,就仿佛他們已經相識多年一般,連李承業也開始有些懷疑,自己是不是和賀婁無忌的父祖有舊情,但想了半天,他也記不起自己和賀婁家有什麽瓜葛。

兩人進了房間,賀婁無忌神秘地笑道:“這裏是靜室,隔音效果極好,什麽話都可以但說無妨。”

李承業心中猛跳,這就像男女之間偷情一樣,曖昧的暗示已經足以勾起他豐富的想象力,在賀婁無忌目光炯炯的注視下,他覺得自己心軟得象一個懷春的少女,心中所有的秘密都保不住了,他糊裏糊塗地從懷中取出崔小芙的親筆信,緊張地、結結巴巴地道:“這是太後給你的親筆信,希望賀婁將軍好好考慮。”

賀婁無忌肅然接過信,他小心翼翼打開,仔細地讀了一遍,信寫得很簡單,回顧他先祖對朝廷的貢獻,希望他能繼承祖業,繼續為朝廷效力,崔小芙也寫得很謹慎,用詞和內容都中規中矩,讓人抓不到任何把柄,但她的姿態卻擺出來了,剩下的不能落在紙面上的話,就由李承業來口述了。

賀婁無忌看完信,他微微點了點頭道:“我賀婁家族一直都是忠心於大唐,請太後放心!”

他說完這句話,房間裏便陷入了沉默,氣氛頗有些尷尬,李承業知道下面的戲就該由自己來唱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道:“賀婁將軍想必也知道,當今天子是先皇所定,因其年幼由太後輔政,這可謂大唐正統,但十幾年前形成的世家朝政架空了皇權,使天子虛置,時至今日,世家朝政的局面開始松動,太後掌握了一部分的權力,此為恢復皇權的千載難逢之機也,太後是希望賀婁將軍能重振先祖雄風,為支持天子主政而盡一份力量,太後求賢之心,請賀婁將軍三思。”

李承業的話已經說完了,剩下的就是賀婁無忌的表態了,但賀婁無忌並沒有什麽三思,他爽快地問道:“如果我效忠太後,給我什麽封賞呢?”

李承業大喜,他就喜歡這樣爽快而實在的人,他立刻迫不及待地說道:“太後有言,若你肯效忠於她,將封你為隴右節度使、酒泉郡王、追封你祖父賀婁余潤為安西郡王,另外再加賞黃金五萬兩、美女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