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翻雲失蹤(第2/3頁)

和從前相比,這裏有些變了樣,宦官、宮娥多了很多不說,連房間也增加了五六間,主要是用於增加藏書,兩個弘文館的博士在一間屋裏奮筆疾書,他們是每天輪流來紫辰閣為太後解答疑問,相當於從前的翰林學士。

另一間屋裏則坐著史官,他見張煥過來,便笑眯眯地記上一筆:三月初四,隴右節度使張煥述職。

張煥走進崔小芙的朝房,房間裏的擺設也大變了樣,正對面的墻壁上掛著一幅大唐萬裏山河圖,而對面是一張全國郡縣圖,十分詳細,家具也增添了許多,主要是一排排架子,上面整齊地擺放著各種奏折,已經批閱過的放在門口的架子上,隨時有宦官送出去,張煥注意到,唯獨標注著隴右的那一格架子裏空空蕩蕩,按理應該有一本提請馬璘為朔方節度使的奏折。

“張愛卿是昨天下午才回來的吧!”崔小芙笑容和藹地問道。

崔小芙今年四十二歲,正是徐娘半老的末期,盡管她化妝濃艷,但歲月的痕跡已經無可避免地在她身上、臉上體現出來,她臉上的顴骨變高、嘴唇變薄、皮膚開始松弛,油亮的頭發裏已隱約可以看見銀絲,不僅如此,她的身體也開始發福了,她特地穿了一身寬大的杏黃袍加以掩飾。

這個時候的女人正是性欲最旺盛的時候,崔小芙也不例外,但是她和大權在握的武則天不同,她更加謹慎小心,為了不讓名聲阻礙她對權力的獲得,她甚至殺掉了好容易看上眼的楊清一,在身體的欲望得不到滿足之時,她的欲望便轉向了權力,幾乎變態地追求權力,哪怕是一絲一毫她都不想放過。

或許這就是歷史上那麽多曾獲得過權力的女人中,能象呂雉、武則天那樣稱得上政治家的女人,少之又少的一個很大原因。

張煥走上前,深施一禮,“臣參見太後。”

“愛卿免禮,賜坐!”

一名宮女上前給張煥鋪上了軟墊,張煥謝了恩坐了下來,崔小芙一直含笑看著張煥坐下,她又道:“聽皇上說,昨天在曲江池見到愛卿了?”

“是!臣昨天正好回京,在路上遇到了聖駕,皇上龍顏威嚴,著實讓臣欣慰。”

崔小芙笑了笑,她岔開話題,直奔今天的主題道:“哀家聽聞朱泚被愛卿所滅,多年的心病消除,終於能貼枕而眠,愛卿可給哀家講一講經過。”

“臣遵旨。”

張煥便簡明扼要地講述了山南之戰的一些片段,最後道:“這次朱泚荼毒山南,家破人亡者何止千萬,原本富庶之地毀於戰火,為讓山南早日恢復元氣,臣懇請太後下旨免去山南三年賦稅,往望太後恩準。”

崔小芙沉默片刻便道:“此事哀家會與相國商量,再提請內閣表決,但張尚書有愛民之心,哀家甚為欣慰。”

提到內閣,兩人都不再深談了,這幾年內閣的權力一步步跌落,崔圓二次為相時正是內閣權力的峰頂,裴俊為相後,用給事中架空內閣,內閣的權力也隨之跌到了峰谷,隨著內閣擴大,成員大多不在長安,再加上朱泚、崔慶功的惡名,內閣無論是威信還是權力都跌到了最低谷,所有人都明白,當年為了平衡七大世家利益而成立的內閣,隨著七大世家的衰亡,它已經結束了歷史使命,名存實亡了。

現在是三權鼎立的時代來臨,大唐權力結構正面臨一場全新的洗牌,在格局尚未明晰之前,許多人明哲保身,保持著觀望的態度。

所以,在張煥所謂的述職過程中,無論是崔小芙的問,還是張換的答,以及張煥的免稅提請和崔小芙的敷衍,都是沒有涉及到實質性的內容,比如山南的官員任命問題、比如朔方的節度使歸屬問題等等,都沒有半點涉及,兩人都心知肚明,這些東西是要靠鬥爭奪來,或者是利益互換,而不是一個述職就能解決,在沒有明確對方的底線之前,雙方都小心翼翼,輕易不觸動它們。

張煥又簡單地說了幾句路上的見聞,這個走過場似的述職就算結束了。

“臣啰啰嗦嗦,打攪了太後半天,臣這就告辭了。”

崔小芙也不留他,笑著點點頭道:“聽說崔寧已有身孕,哀家會派人送一些滋補品去,她身體向來不好,請尚書好生照顧她。”

“請太後放心,臣一定會照顧好她。”

張煥躬身施一禮,正要走之時,忽然又問道:“今天臣來述職,怎麽不見李翻雲,她可是病了?”

崔小芙臉色大變,她背過身一言不發,張煥看在眼裏,心中疑惑大生,他連忙歉然道:“臣只是隨便問問,請太後不要放在心上,臣告辭!”

他慢慢向外退去,走到門口時,只聽崔小芙冷冷說道:“她擅自離宮,哀家也不知道她去了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