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支奇軍(下)(第2/3頁)

譙縣是崔慶功的糧倉所在,在這裏,李德慶意外發現了崔慶功所截取的江南漕運,竟有百萬石的糧食和五十萬貫錢,他立即派人向李懷先匯報,並邀請義父前來現場察看。

接到消息的李懷先喜出望外,他欣然決定前往譙縣瞻仰百萬石糧食的壯觀,上元節後,他在一千侍衛的保護下來到了譙郡,李德慶則親自前往真源縣去迎接義父的到來。

在真源縣城南的一條山道上,李德慶和二百名親兵從遠方緩緩而來,此刻,他的嘴角失去了往日那種親切的笑容,而變得冷峻而嚴肅,眼睛裏甚至還帶著一絲憂傷。

他在回憶往事,多少年前,當他以一個家族最卑賤的庶子身份得到家主的重用,可是在金城郡一戰,他判斷失誤,鋌而走險地去追擊張煥,最後卻中了他的埋伏,三千軍全軍覆沒,自己雖拼死逃得性命,卻已無顏再去見家主。

自從那一戰後,韋家庶子韋德慶已經死了,活著的只是一個內心充滿了悲哀和負罪的家族罪人,他隱姓埋名來到了山東,並從軍成了李懷先營中的一名小卒,改名為德慶,這僅僅只是他心存的一線希望、幾乎渺茫的希望,在天下最強大的世家中,他能否尋找到出頭的機會?

寒來暑往、一年又一年,他發憤練武,不分白天和黑夜,從不出軍營一步,三年來他甚至從未見過一個女人,就這樣,他練成了一身高強的武藝,但他依然是一名小卒。

出人頭地的機會來自於動亂,崔慶功分裂崔家南走使他看到了希望,二年前,他獨入陳留團練軍大營,手刃團練使及七名主要軍官,並單槍匹馬殺出重圍,使得二千團練軍無主而散,他由此聲名鵲起,被李懷先認為義子,並成為了他的心腹。

李德慶,不!我們應該叫他韋德慶,經過多少年的孤獨和磨難,他從未忘記自己的大罪,韋家因他而失去了根基,從此一蹶不振,就仿佛是他內心永遠無法彌合的傷痕,只有贖清他的罪孽,他才能回到家鄉去見一見以為自己已經死去的母親。

“將軍你看,大帥的營帳!”一名親兵遠遠指著山腳下一片白色的大帳喊道。

韋德慶騎在馬上默默地注視著遠方的營地,在營地西面,渦水如一條玉帶般蜿蜒南去,良久,他終於下定了決心,回頭吩咐一名親兵幾句,親兵領命,立刻掉頭去了。

“走!我們拜見大帥去。”韋德慶冷冷一笑,催馬向山丘下馳去。

……

李懷先從來沒有象現在這樣高興過,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崔慶功大舉進攻襄陽,卻給自己帶來了如此大的機遇,他的義子竟輕松地將崔慶功手下四大天王排名第二的周禮殺敗了,而奪得百萬石糧食,這對一直苦於糧草不足的李懷先無異於是天大的喜訊。

李懷先興致勃勃地在營帳中察看地圖,拿下譙郡後,就要立刻向東進攻,趕在崔慶功的襄陽戰役結束前拿下彭、臨淮和東海三郡,這樣,自己的地盤就擴大到了八個郡,足以和任何一方勢力抗衡了,自己多年來的韜光養晦戰略也可以告以段落。

李懷先用粗大的食指輕輕點了點彭郡(今天徐州),不由陷入了沉思,東方三郡可以讓自己的長子去管理,而譙郡和淮陽郡可以讓次子來控制,至於義子李德慶還是留在自己身邊較好,這次他擅自進攻譙郡,便可看出,他也並不是那麽牢靠之人。

“稟報大帥,德慶將軍到了。”親兵的稟報聲打斷了李懷先的思路。

“命他進來!”

他呵呵笑著站起來,只見門簾一挑,李德慶矯健的身姿從門外走進,他上前一步,單膝跪下道:“孩兒迎接父親大人來遲,萬望恕罪!”

“我兒無罪!”李懷先笑呵呵將李德慶扶了起來,在李懷先的手碰到胳膊的一瞬間,李德慶心中忽然湧起一種強烈的欲望,此時,他有十足的把握置李懷先於死地,但多年養成了克制力將他這個念頭硬生生地壓了下去。

但李懷先已是身經百戰,他立刻敏感地察覺到了李德慶那一絲流露出來的殺氣,他一步後退,手按住劍柄,警惕地盯著自己的義子。

李德慶卻仿佛什麽也沒有感覺到似的,他站起身搖了搖頭,慚愧地說道:“這次本來已經困住周禮,可以一舉殺之,卻沒想到他有個替身,使金蟬脫殼計跑了,功敗垂成,孩兒真無臉來見父親。”

李懷先這才明白李德慶身上的殺氣是針對周禮,而並非是自己,他略略放下心笑道:“一個周禮死不死並不重要,重要是你奪得了地盤,並得如此數量龐大的錢糧,這才是讓為父高興的大事。”

說到這兒,他又小心地瞥了李德慶手一眼,繼續道:“不過,崔慶功糧草基地被占,他必然會很快回兵,我們兵力不多,所以為父決定把你的三萬軍收回兩萬以全力防禦崔慶功,你帶一萬軍去取彭等三郡,可能辦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