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三方角力(第3/4頁)

僅就權力而言,她現在的確超過了先帝李系,但如果她不能列席內閣會議,那她的地位與李系其實也並沒有什麽區別,所以她實際權力的獲得,還是當年崔圓讓步的結果。

就在朱雀門前數十萬百姓集會支持張煥的同一時刻,一輛馬車在數百名侍衛的護送下在紫辰閣高高的台階上停駐了,大唐右相裴俊隨即從馬車裏出來,他整了整衣冠,大步向台階上走去。

現在在大明宮內值勤的士兵已經換成了千牛衛,當年風頭強勁的金吾衛已逐漸衰落,整個長安城只有三千名金吾士兵,主要駐防在興慶宮、東市、平康坊以及宣陽坊等幾個和崔家關系密切的城坊內,其余全是千牛衛的天下,甚至長安屬縣也大半由千牛衛駐防。

這是實力失衡後的必然,就連崔寓所擔任的門下侍中也失去了原來的封駁之權,按照權力平衡原則,中書省所下發的詔書,必須要由門下省審核,門下不同意可以塗改後歸還重發,一百多年來,中書省和門下省的制衡一直就沒有被打破,甚至崔圓為右相時,裴俊依然掌握著封駁大權。

但三年前裴俊為右相後,卻沒有將封駁權交給崔寓,而是略略改變了程序,將門下省所轄的給事中一職調為政事堂直管,如果政事堂可稱為董事會的話,那這個給事中就是董事會執行秘書,有了這麽一個常駐機構,中書省的詔書就直接發給政事堂,由給事中進行審閱,若重要便召開內閣會議,若不重要,就直接下發給六部九寺執行,從而繞過了門下省,名義上是加強內閣的權力,實際上是完全架空了左相之權。

不僅如此,這個給事中其實還架空了內閣,事情是否交由內閣討論,完全由給事中這個五品小官決定,而這個給事中的擔任者正是裴俊的次子裴明耀。

一個小小的五品官便精彩地演繹了‘四兩撥千斤’的深刻含意,裴俊權術的高明便在於此。

門下省失去了封駁權,崔寓的左相之位也就屬於虛職,曾經大權在握的崔家也由此沒落得只剩下對兵部、大理寺等幾個部寺的控制了。

按照權力重新分配的結果,僅就尚書省六部而言,裴俊控制著吏、戶、禮三部;楚行水掌握刑部,崔寓控制兵部;還有一個工部被王昂掌握,李勉則掌握了禦史台的監察權,至於沒落的韋諤和新銳朱滔則僅僅以內閣成員的身份參加重大國事的討論。

這一連串政局變化的最大特點便是裴俊大權獨攬,打破了從前七大世家的權力平衡。

裴俊走進紫辰閣,向一名當值宦官拱拱手笑道:“請稟報太後,裴俊求見。”

和武人執政的不同之處便是裴俊沒有直接闖入崔小芙的朝房,而是恭敬地在等候區等待崔小芙的召見,盡管這只是個形式,但士大夫出生的裴相國對於‘禮、賢’二字的理解是深入其心的。

片刻,內殿深處傳來了宦官高亢的聲音,“太後召裴相國覲見!”

裴俊迅速在小宦官的引導下走進了崔小芙的朝房,房間裏十分溫暖,散發著淡淡的花香,這間朝房也就是原來李系的禦書房所改,把李系所喜愛的物品都去除了,換成崔小芙常用的個人擺設,尤其是桌案上的一只高頸花瓶裏插著一束芬芳的桂花,顯示著這個房間主人女性溫柔的一面。

崔小芙正在看一份陳留刺史用八百裏加急送來的折子,上訴朝廷淮北崔慶功斷了江淮的漕運,陳留已半月不見運送錢糧的船只到來。

這是一件極為嚴重的事件,關中地區人口眾多,又駐紮有二十余萬大軍,同時朝廷還要調撥糧食給大唐各地賑災,錢糧缺口巨大,是以數十年來對漕運一直便極為依賴。

崔慶功占領淮北之初對漕運也並沒有幹涉,但就在上月他第三次上書朝廷要求取代韋諤兵部尚書一職並入內閣被拒絕後,中斷漕運的事件便發生了。

這件事裴俊已經命令裴明耀下發了召開內閣會議的通知,就在明天舉行內閣會議討論對策,不過裴俊的方案已經定下,他今天來見崔小芙的主要目的便是預先磋商這個方案。

裴俊進屋便深施一禮,“臣裴俊參見太後!”

“裴相國請坐!”崔小芙將奏折一合,嘆了口氣道:“哀家沒想到這個崔慶功竟如此喪心病狂,蜀中原本就有一只虎,現在江淮又出來一頭狼,我大唐又到多事之秋了。”

裴俊坐下,欠了欠身道:“此事臣有一個想法,願與太後商量。”

崔小芙有點意外,她原本以為裴俊是為朱雀門外百姓集會一事而來,沒想到竟是要和自己商量漕運中斷的事情,這實在有些很少見,她按捺住心中的驚訝,不露聲色道:“相國請說!”

“臣一早已和韋尚書談過,他表示願意讓出兵部尚書一職,太後可改任他為尚書右仆射,把兵部尚書實封給崔慶功,至於入閣是不可能,作為補償,我提請太後封其為汝陽郡王,任命其子崔雄為太仆寺少卿,我再命盧尚書前去撫慰於他,漕運之危應該可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