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回紇來使(第3/4頁)

但事情的發展很快便令他刮目相看,一大早,鼓樂聲聲、龍騰虎躍,數千軍隊清肅道路,一輛華麗的馬車停在迎賓館外,隴右節度府長史胡鏞和司馬裴明遠聯袂來到迎賓館,將墨啜達幹請上馬車,三百騎威武的儀仗騎兵在前面開路,使墨啜達幹享盡上使的榮光,也使他看到了張煥的合作誠意。

儀仗騎兵行到張煥府前停了下來,張煥親自出府門迎接,“特使一路風沙而來,辛苦了。”

墨啜達幹身負重任而來,加之當年張煥攻下翰耳朵八裏時他也是被俘官員之人,對張煥便先有一種敬畏之感,所以他並不因張煥的厚待而傲慢,更不因以國使身份見地方官而小瞧隴右。

他見張煥親自出來迎接,連忙走下馬車躬身施禮道:“墨啜達幹參見張都督。”

張煥見他知禮,倒也有幾分好感,便上前拉住他的手笑道:“我等待你們已經很久了,來!我們進去細談。”

“那就打擾張都督了。”

張煥將墨啜達幹請到自己書房,並命胡鏞與裴明遠二人相陪,丫鬟上來香茶,墨啜達幹嘆了口氣先道:“我數月前曾赴長安邀大唐朝廷共獵吐蕃,鴻臚寺卿告訴我,此事事關重大,須朝廷內閣商議,但我等了半月,卻絲毫沒有消息,再找到鴻臚寺卿,他只說裴相國事務繁忙,無暇考慮此事,再問,又說內靖不肅、無力出兵,國之利益奈何輕慢如此,由此可見大唐不思河西久矣,我本已心冷,難道大唐真無人思念故土了嗎?可我家可汗卻言,大唐有一人必願與回紇同伐吐蕃,都督可猜此人是誰?”

張煥淡淡一笑道:“若論個人,大唐欲與吐蕃一戰者何止千萬,可若以實力計,此人非我張煥莫屬。”

他與墨啜達幹對望一眼,兩人一起仰天大笑,話說到這一步,事情就沒有什麽懸念了,墨啜達幹取出一張地圖,在張煥面前展開,他指著河西和安西兩地坦率說道:“我家可汗最遲在下月兵伐安西,他希望都督也出兵河西,牽制住河西的吐蕃軍,同時他也會牽制住安西的吐蕃軍,這樣一來,雙方的壓力都會減少一半,不知都督意下如何?”

張煥沉吟一下便道:“從原則上我願意出兵河西,但我與你們可汗之間只是口頭約定,不能有半點書面字樣,這一點你可答應?”

“這個……”墨啜達幹有些猶豫了,他當然知道張煥是不想落下什麽與回紇勾結的證據,但如果沒有什麽協議,他又如何向可汗交代。

這時,旁邊的胡鏞接口笑道:“我們隴右參不參戰並不影響回紇南下安西的決策,得之是回紇的意外收獲,不得,回紇也沒有什麽損失,如此,特使還有什麽左右為難之事呢?”

墨啜達幹恍然大悟,他站起來向張煥深施一禮,“如此,我立刻回國稟報可汗,希望都督能如約發兵。”

“你放心,我一定會發兵,這一天我已經整整等了三年了。”張煥冷冷一笑道。

……

裴明遠送墨啜達幹而去,張煥卻留下了胡鏞,張煥背著手望著西方的天空默默無語,良久,他才緩緩道:“長史可能猜到我在想何事?”

胡鏞微微笑道:“我知道。”

“你知道?”張煥回頭看了他一眼,驚訝地笑問道:“長史不妨說說看。”

“都督可是想趁機把安西一起拿下?”胡鏞緊緊盯著張煥眼睛道。

張煥半晌沒有說話,他慢慢坐回位子,低低嘆息一聲道:“你說得不錯,當我聽見回紇使者口口聲聲說他們要拿下安西,我心裏就像吞了蒼蠅般難受,明明安西和北庭都是我大唐領土,現在卻變成別人盤中的美味,僅僅拿下河西,我不甘心啊!”

胡鏞點了點頭,他伸出兩根指頭,“我有兩計可讓都督選擇如何奪回安西。”

“你說!”

“一個叫奇計,都督可效仿奪取隴右的策略,拿下河西後趁回紇大軍在安西作戰,一鼓作氣先奪下北庭,斷了回紇軍的退路,再擊安西。”

“那另外一計呢?”張煥不露聲色地問道。

“另一計叫正計,都督可先拿下河西,再派使告之回紇,安西素來是我大唐領土,希望他們能交還,若他們不答應,我們再出兵進攻。”

張煥沉思不語,奇計雖然狠辣,但會嚴重損害回紇與大唐的關系,於大局不利,而正計在外交上雖然站得住腳,但又不符合兵家的策略,勝算並不大。

就在張煥沉思之時,忽然從門外傳來了杜梅的笑聲,“我也有一計,既可使都督按兵家之道奪取安西,又可使回紇理虧而退,可稱為詭計。”

……

宣仁六年,吐蕃贊普赤松德贊在吐火羅受重傷,又有傳言他已身死,消息傳到邏些後便發生了內亂,邏些出現兩個繼位贊普,大相尚結息擁戴赤松德贊次子登位,稱牟底贊普;而吐蕃權貴那囊氏則擁戴赤松德贊長子登位稱牟尼贊普,兩派各擁甲兵數萬,在邏些城外已廝殺數陣,兩軍死傷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