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厲兵秣馬(七)(第2/3頁)

大隊騎兵調頭便向北而去,就在這時,西面忽然奔來了一彪軍馬,約有二千人,氣勢如奔雷,“都督,是王思雨將軍。”一名親兵認出了最前面的一員大將。

須臾,騎兵奔至,為首之將身高足有一丈,一杆大鐵槍橫在鞍橋之上,顯得威風凜凜,正是剛剛收復九曲地區的大將王思雨,他昨天剛到湟水,聽說都督已到,便趕來迎接,恰好遇到張煥要到羌人部落赴宴。

王思雨老遠便看見張煥,他翻身下馬,奔至張煥馬前,單膝跪下沉聲道:“末將王思雨,特來迎接都督。”

張煥見愛將已到,連忙下馬將他扶起,“收復九曲,你可立下大功一件。”

王思雨聽都督誇獎,連忙謙虛道:“末將一路去九曲,所遇吐蕃軍都是零星小股軍隊,真正的主力軍隊早被都督在騎士谷所消滅,只是為都督收拾後事,算不得什麽大功。”

“為我收拾後事麽?”張煥啞然失笑道。

王思雨自知失言,他不好意思地撓撓後腦勺,“我不是那個意思!”

張煥哈哈大笑,“不用解釋,我明白!”他親熱地挽住王思雨的胳膊,一指在不遠處憨笑的烏高格裏道:“羌人大擺宴席,讓弟兄們一起去。”

……

姑藏部的羌人遊牧於河湟和河西之間,他們居無定所,逐水草而居,約有十幾萬人,又由十幾個更小的家族部落組成。

酋長李謹格今天請客的地方在湟水城以北約五十裏處的一座小山腳下,這裏是姑藏部的度夏之地,方圓數百裏地勢平坦、牧草豐美,祁連山的冰山融雪給這裏帶來豐沛的水源,大大小小的河流竟有數十條之多。

近黃昏時,張煥的大隊人馬抵達了羌人的宿營地,尚有兩裏地時,一名年近六旬的老人在百名大漢的陪伴下迎接而來。

烏高格裏連忙向張煥介紹道:“那便是我的父親,我們姑藏部酋長。”

李謹格雖然年近六十,卻依然體壯如牛,他十分豪爽熱情,老遠便伸出雙手大笑道:“久仰張都督大名,今日才得相見。”

李謹格家族世代是羌人貴族,他幾十年來都被羌人公認為首領,他一直就是吐蕃人所拉攏的對象,甚至不惜將兩個吐蕃公主先後嫁給他為妻,只是李謹格並不看好吐蕃,在第一個吐蕃公主前年死後,他就沒有答應吐蕃第二次聯姻要求,直到張煥收復河湟,目光獨到的李謹格看出了張煥欲獨占河隴的野心,將成為大唐的第八大世家。

李謹格在反復考慮後,毅然決定和張煥結盟。

張煥跳下馬,按羌人風俗,也伸開雙臂和他緊緊擁抱一下,在李謹格的旁邊有一個三十余歲的婦人,面目姣好,身上飾以金珠銀鏈、十分華麗,她便是酋長的第八任夫人,她也上前向張煥施了一禮,“歡迎貴客!”

張煥連忙將崔寧介紹給她,“這便是我次妻崔氏。”

酋長和酋長夫人卻似乎早知道崔寧的身份,二人急忙上前施禮,“崔相國素來照顧羌人,我們這裏多謝了。”

崔寧微微一笑還禮道:“大唐以張將軍節度隴右,張將軍也就代表了朝廷,你們只謝張將軍便可。”

李謹格明白崔寧的意思,他打了個哈哈,向張煥手一擺手道:“天色已晚,我們卻在這裏耽誤良辰美景,實在是罪過,都督和夫人請!”

“酋長請!”

五千唐軍並沒有象張煥說的那樣被酒肉所迷,他們是西涼軍的最精銳,具有嚴明的紀律,大軍就在駐紮在一裏之外,除了五百名保護張煥的親衛隨行,五千唐軍沒有一個人離開軍營,他們在王思雨的率領下時刻警惕著可能發生的變故。

舉行宴會的場地足有三百畝大,幾十頂巨大的圓形帳篷前已燃起了數十堆篝火,鼓聲陣陣,笑語喧天,火光映紅了一張張快樂的笑臉,在主帳篷前,兩丈的高的篝火赤焰飛卷,近百名羌人少女踩著富有節奏的鼓聲在篝火前翩翩起舞,數十名羌人壯漢在不遠處殺牛宰羊,將大塊大塊的牛羊肉架在火上炙烤,脂油四溢、肉香撲鼻。

細心的主人早已安排好了座位,地上鋪了厚厚的絨毯,給人席地以坐,幾排低矮的案著上擺滿了水果和美酒,另外,每個人的面前都一只粗大的銀盤和數把做工精巧的短刀。

張煥攜崔寧坐在主席的右邊,旁邊一丈外則是李謹格酋長和他的妻子,另外,羌人女祭司也坐於主位,在下面從位則坐著十幾名從各地趕來的羌人部落首領和他們的妻子。

崔寧忽然發現在李謹格酋長的左邊坐著一位十分年輕的女子,約十六、七歲年紀,一張圓圓的鵝蛋臉,眼珠子黑漆漆的,兩頰暈紅,周身透著一股青春活潑的氣息,她象一只小鳥似的躲在酋長魁梧的身體後,一直在偷偷地打量張煥,忽然見崔寧沖她一笑,她的目光立刻慌亂地躲開,頭也低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