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厲兵秣馬(一) 第二百二十九章 厲兵秣馬(二)(第3/6頁)

聽了這一席話,張煥只是淡淡一笑,他何嘗不明白辛雲京有私心在其中,現在他一直用九曲未平、河湟局勢不穩來拖著朝廷,但久拖不是辦法,一旦朝廷任命刺史來河湟赴任,首先沖擊的就是辛雲京等人的利益,所以他們最好的辦法就是鼓動張煥搶在朝廷前面自己任命官吏,但這也是張煥所希望達到的效果,將他們綁在自己的戰車之上。

他其實已就此事和胡鏞秘密商量了幾次,已經有了初步計劃,想到這,張煥微微一笑道:“辛閣老放心,河湟是我西涼軍將士用血換來,絕不會拱手讓給朝廷,請問第二件事是什麽?”

辛雲京一直在注視著張煥的表情,見他已明確表態不會讓步,他心中一塊石頭落地,便呵呵一笑,取出一封折子遞給張煥道:“第二件事便是我們為支持都督擴軍而采取的實際行動,昨日我們十幾個隴右大族商量了一下,決定拿出五十萬貫錢和一百萬石糧食,請都督笑納,以後每年都會有錢糧支持。”

張煥霍地站了起來,這次河隴劇變後,他痛定思痛,決定用三五年時間打造一支二十萬人的精銳大軍,想是這樣想,要做到又談何容易,他沒有崔、裴等大世家數十年的積累,也沒有朱泚那樣擁有土地富饒且人口眾多的蜀中。

雖然奪下河湟八郡廣袤的土地,但大都是高寒之地,更適合養馬,不適宜耕種,而朝廷只肯按隴右節度使的定制給他七萬五千人的錢糧,其余的十二萬五千人的招募和供養就得靠他自己來籌措錢糧,現在,加上在河湟被解放奴隸中募集得的八萬軍,他手中實際上已經有十八萬大軍,尚缺的二萬軍隊他可以從河湟被解放的奴隸民團中征集,也可以想辦法從關中、河東、蜀中購買青壯奴隸。

這些問題都不大,但如何解決每年供養十二萬大軍所需的糧食和軍餉就成了他最頭疼之事,屯田可以解決一部分糧食問題,也可以向別處購買,但錢呢?每年最少百萬貫的錢從哪裏來?

就算他盡奪金城、開陽、隴西三郡的稅收也遠遠不夠,當然,他可以開礦鑄錢,也可以畜牧養殖、鼓勵桑麻,發展與東方各郡的貿易,但這些都需要時間,短時間內難以奏效,現在隴右大族肯傾力支持自己,這怎麽不讓他喜出望外。

他向辛雲京深施一禮,“隴右世家的支持,張煥銘刻於心!”

……

第二百二十九章 厲兵秣馬(二)

次日,當晨曦初露,第一抹淡淡的金光鋪灑在金城郡巍峨的城墻上時,張煥帶著妻兒在八百鐵騎的護衛下出現在金城郡一裏外的官道之上,此時,官道上已經感到了熱浪襲人,空氣中仿佛有一種透明的物資在流動,久在清涼莊園中生活的裴瑩卻一時不能適應,她拉開車簾,眉頭微皺著對張煥道:“去病,今年的天氣真是反常,現在才六月中旬,怎麽就象大暑一般。”

“聽老人說天氣反常是兵災的表現,或許這就映證了河湟之戰。”張煥放慢馬速和馬車同行,他微微笑道:“你這麽快就忘了嗎?那年冬天河水不凍,結果不是回紇入侵?”

裴瑩白了他一眼,“我當然沒忘,那年冬天我在隴西郡坐船時,有個無賴硬搭我的船不算,還反客為主拿刀與我手下拼鬥。”

張煥大笑,“拼鬥的結果不就是你膝下多了一子嗎?”

他聲音略大,旁邊幾個親兵緊繃著臉,卻在拼命忍住笑意,裴瑩臉一紅,狠狠瞪了丈夫一眼,刷地將車簾拉上了,過了一會兒,她又將車簾拉開,對張煥似笑非笑道:“假如我這次回京,又在隴西郡遇到一個要搭船的人怎麽辦?”

“呵呵!那老張只好另娶新婦,重做一回新郎了。”

“你敢!”裴瑩低聲發狠道。

張煥仰天一笑,腿一夾,加快馬速而去,裴瑩望著丈夫的背影,無奈地搖了搖頭。

這時,隊伍前進的速度忽然慢了下來,張煥策馬到最前面問道:“怎麽回事?”

藺九寒一指前方岔道,“從東面來了一隊騎兵,好像有人要過來稟報。”

張煥見從東面來的一隊騎兵正停在路旁,裏面夾著幾輛馬車,正有一騎向這邊奔來,待近了,他忽然認出,正是自己派到開陽郡接林師母的侍衛,那前面馬車中就是師母嗎?

侍衛奔近,在馬上向張煥行一禮道:“稟報都督,屬下已經將林夫人接來。”

張煥點點頭,回頭吩咐藺九寒道:“你告訴夫人,就說我讓她帶孩子過來,見見我的師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