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得隴望蜀(第3/3頁)

朱泚北上的消息使朝局陷入了恐慌狀態,裴俊當即與病重中的崔圓達成一致,以太後崔小芙出面,封年已八十的老將郭子儀為護國大元帥,率領千牛衛、金吾衛以及從開陽逃進關中的近一萬隴右軍,共七萬余人從子午谷進軍漢中,又緊急調各地團練兵進京勤王。

此刻關中空虛,只有不足萬人拱衛京師。

……

金城郡,張煥在奪取隴右全境後,用十天時間,已整軍結束,包括隴右降軍以及大量新募之軍,他已經有兵力近十二萬人,他把它們分成了八個營,分駐河西、隴右各地,並派自己的心腹將領為中郎將,掌管各營,其中他自己親率五萬西涼軍精銳駐紮在金城郡,他也就正式將金城郡定為隴右、河西節度行轅所在。

這一天,張煥正在行轅內與新任軍務參贊杜梅以及西涼軍判官裴明遠商量靈武郡事宜,杜梅建議重新封鎖靈武郡,逼段秀實要麽投降,要麽回西受降城,而裴明遠則建議走太後路線,讓太後勸說段秀實投降,同時取消韋家答應給他的糧食援助,軟硬兼施。

張煥則傾向於裴明遠的建議,不過,糧食要先一點,以收取靈武郡的民心。

就在他們三人就靈武郡的對策達成一致意見時,劍南大敗及漢中告急的緊急情報由長安飛鴿送來。

三人一時誰也沒說話,張煥負手站在窗前久久凝視著天空,雖然他已經料到這次朝廷征南必敗,但他還是沒有想到會敗得這麽慘,尤其朱泚野心畢露,竟出兵漢中,要求裂土封疆,這也有點出乎他的意料,他太性急了,蜀中根基未穩便要叛唐,豈不知民可覆舟嗎?看來自己還高看了他,這枚棋子現在對自己已經沒有什麽作用了。

“都督!機會來了。”杜梅目光異常明亮,他死死地盯著眼前的鴿信,仿佛發現了金礦一般,激動地說道:“現在關中大軍已被郭子儀帶往漢中,關中異常空虛,這是都督千載難逢之機,若抓住這個機會,都督便可為關中之主,進可恢復皇室身份、直接登位為九五之尊,而退則可效仿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都督不可!”裴明遠大聲反對,“都督奪隴右,尚可給國人解釋是為了收復河湟,取無所作為的韋家而代之,我想天下人尚可諒解,但都督趁虛進軍關中,那意義就完全不同,這樣,都督又和那朱泚有何區別?”

“明遠謬矣!”杜梅輕輕搖頭道:“成大事者何須過多考慮婦人之仁,須知歷史是由王者所書,太宗皇帝殺兄逼父,可曾在史書上留下罵名?玄宗皇帝逼父兄得位、肅宗皇帝策劃馬嵬坡之變,以兵變而逼明皇,史書上可有記載?都督只要勵精圖治,恢復開元盛世,恢復我大唐天可汗之威,百年之後,又有何人會記得都督是如何從隴右進關?”

張煥依然沉默,他的目光異常復雜,杜梅的話使他十分心動,也讓他熱血沸騰,他知道這是一條一步登天的捷徑,幾乎就要不假思索地答應,但他腦海裏的一絲理智卻告訴他,不能這樣!

他努力克制住自己心中的欲望,終於慢慢地冷靜下來,便轉身拍了拍杜梅的肩頭,誠懇地對他道:“我明白你的忠心,有些事我可以想,但我卻不能去做,你明白嗎?”

說到這,他拉開了墻上的幕布,露出一面完整的河隴地區全圖,他指著隴右最南面的文郡對二人微微一笑道:“現在朱泚進攻漢中,卻給了我一個洗刷掉強占隴右惡名的大好良機,朱泚率二十萬大軍北上,蜀中必然空虛,我們何不從文郡出兵,沿涪水下江油,抄他朱泚的老巢,從而逼他退兵呢?我想如此大功於社稷,得隴右節度使一職,已為期不遠了。”

……

宣仁二年十二月初,就在朱泚準備分兵三路大舉進攻漢中及長安之時,隴右張煥卻突然出兵蜀中,五萬大軍在張煥的親自率領下,一路勢如破竹,搶關奪隘,其先鋒大將王思雨僅用十天時間便抵達了巴蜀重鎮江油縣。

朱泚聞訊驚惶失措,他連夜撤兵奔回了蜀中,而此時,張煥已經撤兵返回至文郡,至此,漢中危機得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