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飛奴客(第2/2頁)

韋德慶點了點頭,“我現在便是大帥帳前驍勇校尉,你可有什麽重大消息讓我傳遞?”

胡掌櫃回房取出一只蠟丸,遞給了韋德慶,低聲道:“請你轉告韋大帥,吐蕃人可能在秘密拉攏武威郡黨項人,現在黨項人和漢人矛盾尖銳,恐有造反跡象,張煥已經加緊戒備,任何過境之人都要受到嚴格盤查,尤其和張掖那邊的往來已經停止。”

韋德慶這才恍然,難怪會西堡碼頭那邊戒備森嚴,原來是這麽回事,他將蠟丸小心翼翼收好,站起身拱拱手道:“多謝胡掌櫃的消息,我這就前往開陽郡。”

他回到茶棚裏胡亂吃了一點東西,飛身上馬,帶領從人向東疾駛而去,胡掌櫃走到官道上,一直目送他的背影消失,眼睛裏才露出一絲難以察覺的冷笑。

……

次日清晨,一隊親兵護衛著張煥馳出了武威郡,這時東方地平線上,一輪紅日正從彌漫大地的濃霧中噴薄而出,萬道金光映紅了天際,在一片低緩的山崗上,一支三千人的騎兵已整裝待發。

張煥一縱馬,親兵隊匯入進大隊騎兵之中,如滾滾洪流,向東浩浩蕩蕩馳去。

……

開陽郡,兵部尚書韋諤正在接受韋德慶的稟報,韋德慶不僅帶來了張煥的回信,還另外給他帶回來了胡三郎的密信,胡三郎是他利用軍戶西遷的機會安插在武威郡的一個暗探,大半年來給他帶來了很多武威的消息,雖然談不上機密,但也使他對張煥所作所為能夠十分了解。

按照約定,胡三郎應該每隔兩天送一封鴿信來,但至今已經五日沒有送來,就在他擔心胡三郎會出什麽事之時,韋德慶卻帶回來了胡三郎的密信。

對於張煥會來開陽郡韋諤並不擔心,有裴俊相召,他一定會來,倒是胡三郎送來的消息他十分感興趣,張煥遇到了黨項人的麻煩。

韋諤把胡三郎的密信放在案幾上,負手來到窗前,他的嘴角不由露出一絲嘲諷的笑意,這個結果應該說是他早就意料到的,當初胡三郎來信告訴他,張煥招安了逃到河西的數萬西黨項人,他就知道張煥犯下了一個大錯。

不錯!河西是人口稀少,但如果是招募羌人、突厥人甚至回紇人問題都不大,唯獨這些黨項人是出了名的背信棄義,當初他們受吐蕃人壓迫,向朝廷求援,朝廷特地將他們安置在朔方附近,可這些人非但不感激,反而趁大唐羸弱之際大肆搶掠城池,掠奪人口,在隴右地區為非做歹,自己和拓跋家族打了十幾年交道,還不了解他們嗎?

若是將他們安置在內地倒也罷了,偏偏是在人口稀少的河西,數萬黨項人已和河西人口相仿,這樣一來,他們怎麽可能不起異心,拓跋家族再被吐蕃人一拉攏,張煥頭痛的事就來了,這樣最好不過,讓張煥後院不寧。

想到這,韋諤回頭贊許地對韋德慶道:“你帶來的消息非常及時,我會重重賞你,下去吧!”

韋德慶行了一禮,慢慢退了下去。

半個月前,崔圓準備討伐蜀地朱泚,特地拜訪了韋諤,希望他能出兵六萬,從西路入蜀。

對於朱泚造反,韋諤也深為警惕,如果朱泚拿下巴蜀,而一時無法進攻長安,那他的下一個目標必然就是隴右,尤其是他聲討崔圓下台,而提議自己為右相,這明顯是在挑撥自己和崔圓的關系,崔裴兩家都已決定出兵,若自己卻袖手旁觀,這倒顯得自己和朱泚倒真有什麽勾結。

於公於私,他都必須出兵討伐朱泚。

不過,他唯一擔心的就是張煥會趁虛而入,奪了他的隴右,思量再三,他便提出了與張煥締結互諒協議,並且由裴俊和崔圓做擔保人。

由於蜀中局勢嚴重,崔圓再一次和裴俊商量後,便同意了韋諤的要求,由裴俊和崔賢赴開陽郡,與張煥協商,同時,崔小芙又派李翻雲為特使,也前往開陽郡勸說段秀實以大局為重。

宣仁二年十月十六日,張煥抵達了開陽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