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勸君收刀(第2/3頁)

第三天的中午,家家戶戶依然關門閉戶,所有人都躲在家中悄吃寒食,沒人敢點火做飯,一個個店鋪裏都已空空蕩蕩,物品被洗劫一空,街上看不見一個行人,到處都是被砸爛的馬車,不少大戶人家大門洞開,台階上血跡未幹,街頭巷尾不時走出成群結隊的地痞流氓,他們手上拎著大包小包的財物,得意地縱聲大笑。

這時十幾名騎士從北門馳入,他們風塵仆仆,看得出是遠道而來,他們便是張煥派來給朱泚送信的親衛一行,為首軍官是親衛隊副陳平。

他們前往楊府拜見朱泚,一路上只見城內已經滿目瘡痍,大少大戶人家的圍墻已被推到,原本雕梁畫柱的深宅大院幾乎都被拆為白地,眾人都暗自搖頭不止,都督居然給這種人寫信,實在是自貶身份。

來到楊府大門前,這裏戒備森嚴,數百名士兵分列台階兩旁,陳平上前說明了來意,立刻士兵進去稟報,片刻有人出來領他們進府。

“朱將軍,這是我家都督給將軍的一封親筆信。”陳平恭恭敬敬地把信遞給了朱泚。

這兩日朱泚初得成都的興奮已經漸漸降溫了,他開始考慮自己的去向,他知道崔圓絕對不會放過自己,自己和他早晚會兵戎相見,擴兵備戰沒有異議,但自己現在的定位是什麽,這頗讓朱泚煩惱,一進成都,便有手下勸他自稱蜀王,但更多的將領都想擁立他為帝,連國號都想好了,稱漢。

做皇帝一直是朱泚的夢想,但他也知道過早稱帝並不是明智之舉,現在當務是要擴大勢力,積蓄足夠的力量來對抗朝廷即將派來的大軍。

朱泚將張煥的來信仔仔細細看了兩遍,他沒有立刻表態,而是連忙吩咐左右道:“把這幾個弟兄帶下去,要好生招待,切不可怠慢了。”

陳平施了一禮,便隨他的親兵下去了,朱泚站起身負手走了幾步,仔細地考慮張煥的建議,這時,他的弟弟朱滔聞訊趕了過來。

朱滔比朱泚小三歲,長得酷似其兄,他不僅能帶兵打仗,而且頗有智謀,朱泚也非常疼愛這個弟弟,為使他專心讀書,從不讓他參與到官場事務中來,去年太極宮事變後,他在萬分危急之時還忘不了趕回府把弟弟帶在身邊一起逃亡,而這次占領成都,正是朱滔的苦心勸阻,朱泚才收回了全軍搶掠三天的命令。

朱滔一進房間便沉聲問道:“大哥,我聽說河西張煥派人來見你了?”

朱泚點點頭,隨手將案上之信遞給了兄弟,朱滔仔細讀了一遍,眼睛裏漸漸地亮了起來,他沉思一下便問道:“大哥怎麽想?”

“我覺得他說得有幾分道理,但我也清楚他存有私心,所以一時難以定奪。”朱泚嘆了口氣,忽然似想到什麽,不禁擡頭望了兄弟一眼,見他似乎已胸有成竹,便笑道:“我就知道你這家夥是明知故問,說吧!你是什麽想法?”

“我覺得張煥見識極為高遠!”朱滔伸出大拇指贊嘆了一聲,微微笑道:“就拿他的第一個建議來說,他讓你打出‘清君側’的口號,要求崔圓下台,還政大唐皇帝,這一刀切中時弊,這樣一來,我們就立刻擺脫了造反之嫌,會得到許多反對世家朝政者的同情,甚至會得到李唐宗室的響應,那我們就不是什麽流寇作亂,而是一支政治勢力,這就為我們奪取劍南道創造了極大的便利,推而遠之,它還為大哥將來步入朝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朱泚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他也不得不承認,張煥這個勸告對他來說是儼如旱之甘露,讓他有撥雲見日之感,他默默地點了點頭,表示贊同兄弟的意見。

“那你說他遠在河西,卻為何眼巴巴地送這封信來?”朱泚笑了笑又問道,這就是他有些疑惑的地方,他知道張煥肯定是有目的,卻一時看不透。

朱滔笑著搖了搖頭,把信遞給兄長道:“大哥再好好看一看信,其實他的第二個建議已經把他的目的暴露無遺了。”

朱泚接過信,仔細又看了一遍,張煥的第二個建議是讓他極力擁戴韋諤為右相,他似乎隱隱看到了什麽,但還是很不清晰,朱泚眉頭一皺便向兄弟看去,希望他能給自己解釋。

“這就是張煥的高明之處了。”

眉毛一挑,朱滔淡淡一笑道:“這是他二桃殺三士之計,其用意便是為了奪取隴右。”

……

宣仁二年九月,朱泚忽然打出了‘清君側’的口號,他下令開倉放糧,公開殺了一千余名趁亂奪財的無賴潑皮,並承諾將來秋毫不犯,博得了中下層民眾的廣泛支持,短短十天,朱泚僅在蜀郡一地便募兵五萬,他與兄弟朱滔分兵南北,連克劍南道三十余郡,到九月底時,他的軍力已達十余萬人,聲勢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