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關隴舊臣(第2/2頁)

想了一會兒,裴俊終於無奈地嘆了口氣,或許張煥說得對,這三件事最好的辦法就是靜觀其變,或許在等待中,解決它們的辦法就會悄然出現,他停住腳,冷冷地瞥了一眼站在門口的長子,吩咐他道:“去告訴丁將軍,讓他準備一下,我們即刻返京。”

……

張煥離開刺史府,也沒有心思順便去拜訪一下金城郡刺史郭英,而是心事重重地向辛雲京府中行去,和裴俊不同的是,他並不關心內閣補缺一事,那件事與他關系不大,他關心的是崔、韋結盟和蜀中亂局,這兩件事都涉及到他的切身利益,前者是威脅,而後者是機遇。

如何擺脫威脅、抓住機遇,這就是考驗他智慧和決斷的時候了,機遇並不是能時時出現,而成功者的奧秘就是在機遇出頭的那一霎那,牢牢地抓住它。

想到這裏,張煥猛然下定了決心,他跳下馬,快步來到一家店鋪裏,問掌櫃借了紙筆,他飛快地寫了一封信,交給了一名親兵,並低聲囑咐他道:“你去一趟成都,將此信交給掌管楊府的朱武,就說他的老朋友很惦記他。”

……

辛雲京的府邸在金城郡南門附近,離刺史府約四裏遠,是一座占地極大的府宅,辛雲京也是中唐名將,安史之亂後他歷任河東節度使以及太原留守,他與張家的關系極好,慶治十年,他任河西節度使,多次與吐蕃作戰,在河隴軍中有著極高的聲望。

只可惜在前年回紇入侵中,他的河西軍幾乎全軍覆沒,他也因此被韋諤趕下台,回家養病,養病當然只是一個借口,但久居家中,他也真的悶出病來。

張煥抵達辛雲京府邸時正好是午飯時間,聽說張煥已到,辛雲京親自迎出了大門。

張煥雖然久聞其名,卻是第一次見到辛雲京,只見他年紀約六十余歲,面色焦黃,身材高大,大步走下台階虎虎生威,有著一種大將軍的氣勢,張煥連忙上前向他見禮,“河東張煥見過辛世叔!”

“賢侄快快免禮!”辛雲京按住張煥的肩膀,仔細打量一下,微微點頭笑道:“和我想的一樣,果然是個做大事的人,張家出了你這樣一個後人,張若鎬九泉下也可瞑目了。”

“我在河西也常常聽到百姓們贊頌你,早就想來探望,卻沒有時間,一直拖到今天,還請世叔莫怪!”

辛雲京不禁仰頭大笑,“你幹掉了路嗣恭,將韋諤軍趕出河西,替老夫出了一口惡氣,我感激你還來不及呢!怎麽會怪你,來!來!來!到府裏說話,我再給你介紹幾個世叔,他們都是專程為見你而來。”

張煥略有些詫異,不知道自己在金城郡還有什麽世叔,他跟著辛雲京進了府中,來到客堂之上,只見客堂裏早已擺好了酒宴,席上坐了三個老者,正在交頭接耳,他們見辛雲京將張煥領進來,紛紛站了起來,面帶微笑地看著張煥。

“這幾位都是住在金城郡的退仕老臣。”

辛雲京指著一名氣勢威猛的紅臉膛老人道:“這位便是當年血戰羊馬城的名將,荔非元禮。”

張煥肅然起敬,向他深施一禮,“張煥參見前輩!”

荔非元禮是羌人,在安史之亂中他跟隨李光弼立下了赫赫戰功,荔非元禮眯著眼向張煥點了點頭,沒有說什麽。

辛雲京又指著另一名留著一尺長須、氣質雍容的老者笑道:“這一位也是當年有名的大將,姓白,賢侄不妨猜一猜他是誰?”

張煥略一沉吟,眼睛忽然一亮,“莫非前輩就是吐蕃人聞之喪膽的朔方節度使白元光?”

那老者捋須笑而不言,白元光是高昌王室後人,安史之亂中也是跟隨李光弼,屢立戰功,安史後他鎮守靈武郡,數次大敗吐蕃人,被稱為吐蕃人克星。

這是最後一名面目和藹的老者笑道:“我便是老將馬璘,你就不要驚訝了。”

這四個人都是大唐名將,雖然都退仕了,但他們在軍中的威望都極高,今天他們四人突然出現,令張煥著實感到驚訝。

辛雲京看出了張煥的疑惑,他淡淡一笑道:“張都督不必吃驚,李泌曾給我們說過你的真實身份,當年豫太子為天下兵馬大元帥時,我們都是他的老部下,都是忠心擁護他為帝的老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