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蜀郡突變(第2/3頁)

張煥命陳平領五百人駐紮在城外,自己則在裴明凱和辛朗的陪同下率三百騎兵進入了金城郡,一進城門,一股濃厚的商業氣氛便迎面撲來,和長安等大都市不同,金城郡的中軸線平安大街上商鋪密集,各種店鋪、客棧、酒樓、青樓等等林立次比,街上人來人往、馬車奔駛,顯得熱鬧非常。

這裏人見慣了各種軍隊,故對張煥他們進城視而不見,也沒有讓路,眾人只得牽馬徐行,辛朗掛念生病的父親,先一步回家了,裴明凱則領著張煥向父親歇腳的刺史府而去。

在路上張煥已經從裴明凱口中得知了蜀郡發生異變一事,不過裴明凱也並不十分知內情,只含糊說楊家是被山匪滅門,盡管如此,張煥還是一下子猜到其中必有蹊蹺,蜀郡巨富何止千百,山匪別人不動,偏偏去殺朝廷重臣,自取滅亡,這些山匪豈不是愚蠢得可笑,而且蜀郡駐軍眾多,如果對駐軍分布情況不了解,這些山匪怎麽可能從容逃脫,其實推斷真兇很簡單,只須看楊家滅門後誰是最大的得益者便知道了。

沿著平安大街行了約三裏,一行人便來到了金城郡刺史府。

裴俊來金城郡已經是第五天了,他對蜀郡發生的事並不太在意,楊锜荒淫無度,魚肉鄉裏,死有余辜,但由此引發的長安勢力失衡卻讓他繃緊了神經,按理,楊锜是崔圓的親家,是鐵杆崔黨,他死後留下的權力空缺應由崔圓補上,但崔圓卻選其弟崔慶功來接任,這卻讓裴俊不能接受。

自從門蔭制度修正後,又分別在三月和五月進行了兩次補選,大量的世家子弟湧入朝堂,使今年科舉中進士後入仕的士子不足二十人,鳩占鵲巢的不公引起了寒門庶子的普遍不滿,甚至有人在朱雀大街兩邊的坊墻上寫下了‘世家天下’、‘還李氏江山’等數十條標語,這絕非一人兩人所能辦到。

而且這種不公平非但不能被阻止,它還有越演越烈的跡象,僅吏部所登記等待入仕的世家子弟已經排到五年之後,也就是說,這五年之內將維持進士難以入仕的局面。

這種現象使許多有識之士感到十分憂慮,如此下去極可能會造成朝廷威望盡失,大唐逐漸走向分裂的局面,也有很多李唐宗室也通過各種渠道表達了他們的不滿,但是掌握權勢的高官都是各大世家之人,這些不滿的聲音被掩蓋了。

裴俊是個清醒之人,但他也無可奈何,一方面,崔圓在處理世家的問題得到了許多大唐名門世家的支持,裴俊獨木難撐,另一方面裴氏家族內部也大都贊成門蔭制度的修正,為此裴俊一直保持沉默。

就在這時,楊锜死了,他讓出了一個內閣名額,崔圓理所當然地提出由崔慶功補缺,但裴俊卻認為這會加劇國人對世家的不滿,他不同意,他提出讓一名宗室進入內閣,以緩和世家與宗室之間日益緊張的矛盾。

但裴俊還有一個更深的想法,他要為張煥將來入閣掃清障礙,而嶺南節度使李勉曾是當年豫太子的支持者,他入閣後會因張煥而偏向自己。

此刻,裴俊正站在窗前沉思朝廷目前的局面,門外忽然傳來了急促的腳步聲,一個下人在門外稟報,“啟稟相國,涼州都督張煥求見!”

“讓他進來吧!”裴俊立刻收斂了思緒,他來金城郡確實是為了見張煥,一方面張煥是他將來的布局中一枚重要的棋子,而另一方面,張煥在年初禮部交鋒中表現出的決斷和才智使裴俊已將他視作是自己左膀右臂。

片刻,張煥和裴明凱走了進來,張煥上前跪下行一大禮,“小婿參見嶽父大人。”

裴俊連忙將他扶起來,上下打量他一下笑道:“賢婿,咱們好久不見了。”

張煥也笑道:“多謝嶽父這半年多來對武威的支持。”

“關鍵是你在會西堡一戰中給我增了顏面,堵住了很多人的口。”裴俊親熱地將他拉進屋來坐下,他又瞥了一眼長子,有心讓他離去,但礙著張煥的面子他開不了這個口,只得淡淡道:“你也來坐下吧!”

裴俊因為裴明凱腿瘸的緣故一直不甚喜歡他,在五個嫡子中他最喜歡五子裴明遠,但礙於族規他不好廢除裴明凱家主繼承人之位,其弟裴佑也多次勸他,不要輕言廢立,以免造成兄弟相殘。

裴明凱是個十分忠厚老實之人,他也極想討父親的喜歡,但他在許多問題上的看不透使他失去了許多次機會,比如今天,雖然父親讓他坐下來,但他卻沒有想到,父親大老遠來尋找張煥,絕不是聊聊家常那麽簡單,這時候他應該回避,可裴明凱卻準備做了下來。

張煥也沒有多說什麽,畢竟這是裴家的家務事,喝了一口茶,他沉吟一下,便直接問道:“明凱告訴我蜀郡楊家出了事,聽說被滅了滿門,這到底是何人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