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鏖戰會西堡(中)(第2/3頁)

激動中的李橫秋連聲下達命令,“快把堵大門的巨石搬開。”

羅縣令卻急止住了他,“將軍且慢,防止是吐蕃人使計。”

李橫秋搖搖頭笑道:“羅縣令有所不知,都督就在流沙河一帶,從時間上算,他應該就是這時候過來,敵軍大亂,這必然是都督偷襲敵營得手。”

他一揮手笑道:“移開巨石,迎接都督進城!”

“住手!”羅縣令大喊一聲,他上前一步向李橫秋深深行了一禮,苦勸他道:“都督把會西堡交給將軍,就是相信將軍能謹慎從事,雖然敵軍大亂,但我們並沒有親見都督上前,將軍何不稍待片刻,等都督到了城下,再開門也不遲。”

李橫秋將信將疑地看了他一眼,會西堡的城門只有一座,事先已經用千塊大石堵死,無論搬開還是重壘都要花上一兩個時辰,雖然他希望能早一點做好迎入張煥的準備,但最後他還是聽從了羅縣令的建議。

約一個時辰後,吐蕃殘軍開始向東面撤離,隨即一支約三千人的輕騎兵上前叫門,他們拿著火把,昏暗的夜色中只隱隱看見大唐的龍旗,以及大唐騎兵的盔甲。

“李將軍,我們是會郡駐軍,韋大帥命我們來支援會西堡。”隨即一封信射入城,裏面確實是韋諤的派兵令,蓋著鮮紅的隴右節度使大印。

不是都督,而是會郡的援軍,李橫秋有些猶豫了,他把信遞給羅縣令,羅縣令仔細地看了一遍,他低頭沉思片刻,道:“將軍,我以為韋諤若真想救河西,他不應該派三千人來會西堡,而是派五萬人從金城郡渡河,直接取河湟,現在這樣冒然而來,無濟於事不說,還事先打草驚蛇。”

“那依你的意思,他們是在詐城?”

羅縣令緩緩地點了點頭,“若真是援軍到來,南面怎麽會沒有動靜?”

……

距城門五百步外,馬重英一臉奸詐的冷笑,既然求援的烽火已經點燃,那他就將計就計,扮做援軍來賺開城門,他挑了幾百名漢人士兵充作唐軍叫門,而他自己卻親率領二千精銳,準備隨時突擊。

馬重英一向以出奇兵見長,他白天見會西堡守將遲遲不點烽火,最後雖然是點了,但也是極為兇險,他由此推斷此唐軍主將難斷大事,便決定施計謀取會西堡。

雖然城上傳話,請他們稍候,但等了半個時辰,有士兵來報,城內並沒有聽到什麽動靜,更沒有搬運巨石的聲音,馬重英不由眉頭一皺,他隱隱感覺到自己已經計敗,忽然,城頭發出一陣陣破空之聲,隨即頭頂上傳來異響。

“是石砲!”馬重英大喊一聲,他掉轉馬頭便向西逃,數十塊巨石如冰雹般砸下,騎兵隊裏一片人仰馬翻,戰馬驚嘶、哀嚎聲大作,騎兵們紛紛掉頭逃命。

就在這時,佯逃到東面三裏外的士兵忽然發生了騷亂,一支埋伏已久的鐵騎忽然殺進敵群,這才是張煥真正的援軍到了,張煥早在敵軍使計之初便已經到來,但他並沒有急著進攻,而是埋伏在外等待最佳時機,當城上識破敵軍之計還以顏色之時,機會來了,南面之軍以為是施計而不會來支援,馬重英的騎兵卻是一片混亂,自顧不暇。

四千河西精騎如下山猛虎般沖亂了河湟聯軍陣腳,他們士氣高昂、裝備精良,在以步兵為首的河湟聯軍中肆意殺戮,人頭滾滾落地、哭喊聲震天,雖然河湟聯軍擁有大型攻城器,但吐蕃人鐵器等戰略資源缺乏,使這些附庸軍的個人裝備普遍不如吐蕃軍,他們沒有盔甲,只穿著粗布軍服,雖然白天他們士氣高昂,但那是人數占優的自信。

在黑暗中,人高馬大的唐軍士兵個個象一座山一樣,他們有最堅固的甲,有最鋒利的刀,有最高大的戰馬,更有高昂的士氣和嫻熟的拼殺技巧,四千大唐騎兵所向披靡,殺得血流成河、屍橫遍野,河湟聯軍的陣腳在頃刻之間崩潰,他們已經組織不起抵抗,也不知道有多少援軍殺來,膽已寒、心已裂,沒命地沿著黃河灘塗向南逃去。

馬重英見敵人援軍已到,而自己軍隊士氣低迷,他也無心戀戰,便率領殘軍向南撤回了大營。

……

一直到三更,會西堡堵門大石才終於搬移,沉重的大鐵門吱吱嘎嘎拉開了,數百名手執火把的士兵出門迎接張煥進城。

大門處被火光照得如白晝一般,數千騎兵列隊進入了會西堡,李橫秋快步上前,跪下向張煥請罪,“屬下判敵不明,險些失守會西堡,特向都督領罪。”

張煥下馬扶起了他笑道:“你及時點燃的求救烽火,也沒有丟失會西堡,何罪之有?”

李橫秋嘆了口氣,“屬下沒有意識到今天敵軍只是試探性進攻,物資損耗巨大,一百二十架石砲被砸毀或過度使用已損失近半,石塊、飛弩、箭矢都已消耗過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