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含元拍天浪(中)(第2/3頁)

今天崔圓要改革這項制度,也就是極可能會放松這三方面的限制,此事事關在場每一個官員的切身利益,讓他們如何不關心。

但裴俊卻微微冷笑不止,雖然崔圓事先並沒有和他商量此事,但他卻能猜到崔圓改革的目的及具體措施,無非是兩頭壓縮、中間放開,兩頭是指四品以下的低官和一、二品以上的榮譽官員,一個是沒有什麽實力,而另一個則是李唐皇室集中的顯爵虛官,他們極可能會被取消門蔭資格或者減少門蔭人數,這個提案的實質其實就是借改革門蔭之名打開世家子弟進入官場的通道。

果然,只見崔圓打開冊子念道:“本次門蔭變革僅限於從四品以上的職事官,散官、爵官及四品以下官員皆按原辦法執行。”

……

此言一出,大殿上的竊竊之聲已經變成了嗡嗡之聲,聲音嘈雜,將崔圓的話掩蓋了下去,大殿上有近千人,絕大部分都是五品官及散官、王公等虛官,真正四品以上職事官不過才二三百人,侍郎、少卿、卿監、尚書,以及地方上的刺史、長史、都督等等,而他們大多都是各大世家的重要人物,也就是說這次蔭官改革就是為這些世家的子弟當官而量身打造。

崔圓並不因為朝堂上的吵嚷嘈雜便停止宣讀,他不緊不慢地念著,他的改革確實是打破了諸多蔭官的限制,比如三品到四品官員可蔭五子到兩子不等,甚至正三品官長子最高可蔭到從六品,這些都是以前的門蔭制度中不敢想像的。

崔圓念完後,也不急著提請內閣表決,而是讓吏部侍郎崔寓直接宣讀首次七十七名世家子弟的任職名單,名列第一位便是韋諤之子韋清,任命為禮部主客員外郎,第二位是王昂長子王研,任命為刑部司門員外郎,皆是從六品的上限。

這時,許多人都明白過來,這項新制度必將在內閣表決通過,就算裴俊反對也沒有用,除非韋諤肯放棄其子為主客司員外郎一職。

崔寓念完長長一串名單後,便朗聲道:“此項門蔭的新法度將在休朝時由內閣討論通過,各位大臣現在可有異議?”

這時,原本嘈雜的大殿裏忽然變得鴉雀無聲,許多官員都感覺到世家子弟任命的人數太多,將影響到寒門子弟的從政機會,想提出來可又害怕得罪崔圓和自己的上司,不少人都不約而同地向左相裴俊望去,希望他能站出來主持公道,但裴俊只是笑而不言,壓根就沒有出言反對的意思,這也難怪,這件事也涉及到他許多心腹的切身利益,就算他心裏不贊同,也不好開口反對,最多只是在內閣磋商時提出一些修改意見。

就在這時,在大殿的左下角傳來了一個低沉的聲音,“太後千歲,臣堅決反對這項新的門蔭制度!”

大殿一片嘩然,所有人都一齊向這個勇敢者望去,只見一個年輕的官員高舉著手走出了朝班,崔圓看見他,不由捋須暗暗冷笑,來人正是張煥,這在他的意料之中,他目光一轉,迅速向裴俊望去,卻見裴俊兩眼微合,似乎來人與他沒有半點關系。

竊竊之聲再一次在殿中響起,認識的都暗暗佩服張煥的勇氣,不認識的則趕緊向旁邊人打聽,得知此人便是裴俊的新女婿,臉上立刻露出個恍然大悟的神色,隨即意味深長地笑了。

張煥大步走到玉階前,向崔小芙長施一禮,“請太後準許臣闡述不同意見。”

崔小芙點了點頭,她並不理會殿中監李俅的眼色,微微一笑道:“張都督請講?”

張煥回過身,他並不找崔圓,直接問崔寓道:“請問崔侍郎,我大唐的地方以及朝廷一年可以空出多少實缺官職?”

雖然對方問得咄咄逼人,但崔寓卻並不著惱,只溫和地一笑道:“約百余個職位。”

“百余個,很好!”張煥冷冷道:“那我們說得簡單點,就算是一百二十個職位空缺,現在崔侍郎已經用掉了七十七個,還剩四十三個,再有五品官和非職事官的蔭官,這至少也要用去二十個吧!還有舉薦入仕的官員,那崔侍郎給我算一算,還會剩下幾個?”

說到這裏,張煥猛地向大殿外一指,厲聲道:“可崔侍郎是否知曉,就是此刻,正有十余萬經過十年寒窗苦讀的士子們在考場之上苦苦做題,今天這項門蔭制度對他們是否公平?難道就是因為他們不是出身名門?難道就是因為他們沒有一個在朝中為官的父親嗎?”

大殿裏一片寂靜,仿佛所有人的呼吸都停止了,只聽見大殿裏不時傳來斷斷續續的咳嗽聲,崔圓緊緊盯著張煥,臉色陰晴不定,而裴俊依然是眼睛微合,臉上沒有半點表情。

崔寓的臉則一陣紅一陣白,半晌才道:“張都督有些危言聳聽了,十幾萬人應考不假,可按照慣例最多也只有百人中進士,吏部再進行選官,至少還要刷去一半,這樣到最後其實也不過五十余人,這次門蔭人數雖然多了一點,但因為是第一次,以後就不會這麽多,所以吏部可先將這次多出來的進士授候補、散官之職,待明年有空缺時再一並補官,如此也就解決了張都督所擔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