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重返長安(第2/2頁)

“賢侄請坐!”裴俊笑呵呵請張煥坐下,幾名侍女給他們二人上了茶點,張煥卻忽然發現在裴俊的身後跟著一人,正是裴俊的第五子裴明遠,也就是說,當自己給裴俊講述河西情況時,他將在場旁聽,這是不是裴俊的某種暗示呢?張煥的心中閃過無數的念頭,難道裴明遠將赴河西任職不成?這極有可能,裴明遠對西域的情況十分熟悉,將他插進河西,正是一種實質性的得利。

想到這,張煥不露聲色地試探道:“明遠兄也是新年回來探親嗎?”

“非也!”裴明遠笑著拱拱手道:“明遠求職不得,至今仍賦閑在家,去病兄能否提攜我一把?”

“明遠兄說笑了,左相之子可是香餑餑,怎麽可能求職不得?我看定是明遠兄志向遠大,一般的卑職看不上眼吧!”

張煥笑了笑便不再提此事,他又對裴俊道:“不知相國想知道河西哪方面的情況?”

裴俊從案桌上取過一本折子,翻了翻笑道:“這是賢侄的述職報告,上面河西的情況已經講得十分詳盡,我也沒有必要再重復詢問,我只是想知道賢侄將來準備怎麽對付吐蕃,準備從哪裏著手?”

說完他將述職報告一合,端起茶杯徐徐喝了一口,等待張煥的答復。

張煥欠了欠身笑道:“我既得河西,就已是騎虎之勢,自然要向西發展,否則何以向天下人交代,但關鍵是時機,就算現在吐蕃贏弱,可對於我還是無比強大,河西有兵不過萬余人,糧食缺乏、軍心不穩,鎧甲兵器樣樣不足,若沒有一兩年的休養生息,非但不能拿下河西全境,恐怕連唯一的武威郡也會丟掉,以當年辛雲京老辣能幹,尚只能苦苦支撐武威不失,張煥一個初出茅廬之人,又怎敢不知天高地厚。”

裴俊撫須輕輕地點了點頭,“雖說初生牛犢不怕虎,但若真捋了虎威,照樣是送死的命,你能穩重行事,我著實很欣慰,我並非是想催你向西進兵,相反,我就是怕你操之過急,反而傷了元氣,你說一兩年,我還覺得太短,我看最少也需要五年的休養生息。”

說到此,他站起來拉開墻上一幅簾幕,簾幕後面正是隴右以西的地圖,占據了整整一面墻壁,裴俊取過一根木杆,指著黃河九曲地區道:“吐蕃之所以能屢屢進犯隴右,正是有九曲地區作為後勤補給,尤其是西平郡(今西寧)河湟一帶土地豐腴,盛產糧食,吐蕃擄去唐人子女大多在此耕作,以提供吐蕃軍糧,天寶六年,哥舒翰正是在此奪取石堡城,使我大唐終於取得戰略主動,為後來的播仙鎮之戰和小勃律之戰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所以我希望你先取河湟,不僅能奪得對吐蕃的戰略主動權,而且人口和糧食也能做到自給,到那時,你真的就能與隴右的韋家平起平坐了。”

張煥默默地注視著河湟地區,裴俊說得很對,河西走廊雖然牧草豐美,但耕地卻極少,而且人口構成也大多是羌人和黨項人,而自己將來所依仗的也只能是漢人,若不能吸引大量的中原移民,人口不夠、兵源不足的問題遲早拖自己的後腿,只要能奪下河湟,別的不說,近百萬唐人奴隸就是一筆極豐厚的資源。

想到這裏,張煥微微一笑道:“一兩年太短、五年太長,我們就以三年為限,我休養生息三年,這期間希望裴相能鼎力相助。”

裴俊呵呵大笑,“賢侄是為國效力,朝廷當然不會袖手旁觀,放心!一定會幫助於你。”

他將簾幕拉上,又指了指裴明遠對張煥笑道:“現在尚是新年,你來京一趟不容易,先去看看舅父,再讓明遠帶你到京中四處去看看,多認識一些我大唐的俊傑之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