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謀取河西(中)(第2/2頁)

“我們去請願!”一個微低的聲音在人群中喊出,隨即百人一齊大喊,“我們去大明宮請願!”

百人的聲音立刻又變成千人呐喊:“讓韋家放他西去!”

被壓抑十六年的不滿終於在這一刻爆發了,宣仁元年十一月十四日,三千名太學生在大明宮前遊行,要求韋諤放張煥西去,人越來越多,聲勢也越來越浩大,最後竟演變成參加次年科舉的十二萬在京士子靜坐朱雀大街,聲討韋諤的倒行逆施,要求朝廷罷免韋諤內閣大臣之職。

隨即,韋家在京的數十名官員,以各種方式,十萬火急地將長安驟然爆發的民憤發往隴右。

……

大旗在風中掩卷,一匹雄壯的白馬在賀南山腳下疾馳,張煥縱馬飛奔,白色的鬃毛飛揚,飄到他的銀色頭盔之上,大地被皚皚的白雪覆蓋,在他身後,數千名騎兵儼如一條長龍,在寒風中呼嘯向前,山舞銀色,原馳蠟象。

天騎營在靈武郡渡過黃河,已經南下三百余裏,右面的群山上,殘破的長城依稀可見,而左面是相距數十裏的黃河,在往前走,便是一片沿綿數百裏的狹長形的戈壁地帶。

“籲——”張煥輕呼一聲,慢慢拉緊了韁繩,他擡頭看了一眼天色,夕陽西下,殘紅如血,幾個小黑點在山崗上迅速消失,那是敵軍的斥候。

他一擺手,立刻低聲令道:“就地紮營,休息兩個時辰!”

很快,數百頂白色的帳篷升起,裴瑩的臉上凍得生疼,連連向手呵著暖氣,鉆進了帥帳旁邊的一頂厚實的皮帳裏。

張煥跪在一張陳舊的軍毯上,仔細研究面前的地圖,前面就是無人地帶,最近的一個縣城也要在四百裏之外,而黃河對岸就是會郡,是河西在黃河東岸唯一的一個州郡,有駐軍千人。

從時間和路程上算,如果隴右軍和朔方軍沒有什麽特殊情況,他們應該也過了黃河,而且斥候也出現了,那他們極可能就在自己百裏之內。

當然,這些只是猜測,一切都要等斥候的消息,就正在這時,輕微的馬蹄聲遠遠傳來,越來越近,張煥幾步便走到營帳門口,幾匹馬急速奔來,這是打探情報的斥候回來了。

“稟報將軍,二萬隴右軍和三萬朔方軍在前方八十裏外匯合,已經渡過黃河,正向我們這邊急速趕來。”

張煥點點頭,又問道:“可有河西軍的情報?”

“向西面的弟兄已經去了三天,沒有消息傳來。”

“知道了,再探!”幾名斥候再次向南而去,片刻便消失在地平線上。

“將軍,不知李橫秋會不會有事?”旁邊的賀婁無忌有些擔憂,雖然他和李橫秋時常爭吵,互不服氣,可真到了臨敵之時,他又對李橫秋十分擔心。

“他就是本地人,是老兵了,應該不會有事。”張煥回頭走進營帳,又向賀婁無忌招招手,“你且過來,我有事和你商量。”

……

“什麽!將軍要再渡河取會郡?”賀婁無忌大急,天騎營唯一的優勢就是機動靈活,取了會郡,就等於舍去自己的長處,陷入包圍之中。

“將軍要考慮清楚,敵軍可有五萬人啊!”

張煥背著手走到營門口,他凝視著西邊無邊無際的戈壁,微微嘆了一口氣道:“我當然知道再渡河去取會郡並非上策,但我們的對手實在狡猾,他始終不肯讓河西軍出來,若我們徘徊太久,河西軍就更不會出來,隨意趁現在他並不是很明確我們目的之時,先陷自己不利,從而將河西軍引出來。”

“可是五萬軍包圍我們便足夠了,他還是沒有必要讓河西出來參與圍困啊!將軍,這樣會不會得不償失?”

張煥微微一笑,眼睛裏露出一絲狡猾的笑意,他望著靈武郡方向慢悠悠道:“現在他們是五萬人,但很快就不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