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三渡黃河(上)(第2/2頁)

張煥見她嘴唇凍青紫,便解下自己披風給她系上,見她嬌小的身軀被寬大的披風包裹,不由低聲笑道:“你呢,大局輸了沒有?”

裴瑩輕輕抿了抿嘴,眼中閃過一絲狡黠之色,“沒有,在某個人給我系上披風之時,我就知道還沒有。”

說完,她嫣然一笑,調轉馬頭沖下了高崗……

戰鬥迅速呈白熱化,金戈鐵馬、殺聲震天,號角勁吹,戰鼓急擂,盧千裏的軍隊一波又一波地向敵軍的陣線沖擊,企圖隔斷兩支軍隊的會合,可就在這時,盧千裏被一支流箭射中額頭,栽下馬來,不久便咽氣了。

主將一死,他的手下再無戰意,或四下奔逃,或跪地投降,四更時分,戰鬥漸漸地停止了。

與此同時,張煥的騎兵隊也拉開了一張密密網,在戰場的三裏外來回奔突,收繳逃出來的戰馬和士兵,隨著盧千裏軍隊的崩潰,他們收繳的兵馬越來越多,眼看戰鬥即將結束,張煥一聲令下,他們掉轉馬頭,押著近二千戰俘和三千余戰馬迅速向西奔馳而去。

兩天後,崔圓的山東軍趕到了太原,而楊烈得到裴俊的命令,放棄太原,向東去了呂郡,河北軍隨即占領了汾陽郡和汾陰郡,河東正式被崔、裴兩家瓜分。

大唐朝廷隨即擁立太子李邈為帝,由於其年幼,由太後崔小芙監國,崔小芙立即宣布為死去的先帝李系舉喪,並謚其廟號為慶宗,改年號為宣仁。

而張家在河東軍的內訌中損失慘重,從此一厥不振,漸漸在七大世家中除名,新帝即位後不久,張破天便宣布辭去禮部尚書一職,由左相裴俊推薦另一個大世家家主、戶部左侍郎盧杞擔任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

一支五千人的軍隊浩浩蕩蕩地抵達了黃河邊上的秦晉峽谷,這裏河水湍急,渡河十分艱難,稍不留神便會船船毀人亡,過了黃河,前面便是朔方節度所轄地界了。

這支軍隊自然就是張煥的天騎營,離開太原後,軍隊先南下去了龍泉郡的永和縣,那裏是黃河一個比較重要的渡口,擺出了大舉渡河的架勢,可在半夜,他軍隊卻放棄渡河,悄悄沿河北上,急行軍二百裏,抵達了人煙偏僻的秦晉峽谷,這裏才是他真正的渡河之地,他的先頭部隊已經找來十幾艘大船,天騎營便在黃河邊上紮下了營寨,準備天黑渡河。

張煥剛剛歇一口氣,便聽李泌的笑聲從營外傳來,“將軍虛虛實實,可把韋諤騙慘了。”

李泌和幾個文官是跟隨先頭部隊同行,早一天到了秦晉峽谷。

“先生也是虛虛實實,人影未見,聲音卻先傳來。”張煥笑著迎了出去,只見李泌背著手站在帳外,滿臉欣慰之色,張煥沒有深陷太原,及時脫身,這就為下一步的行動贏得了時間,讓李泌深感告慰,要知道真正的考驗不在河東,而是在隴右之行。

張煥笑著將李泌迎進大帳,“先生怎麽知道韋諤大軍會在對岸等候?”

“很簡單,截擊中流是最有效的手段,不過他是要人要馬要錢,必然不會把將軍殲滅於黃河,一定會等將軍渡完河後才包圍,這樣他至少要調動三萬軍隊來對付將軍,行動遲緩,這就給將軍贏得了時間。”

張煥點了點頭,“先生說得不錯,不過為防止萬一,我還是想請先生回長安一趟。”

他又取出一封信遞給李泌道:“屆時請先生把這封信交給楚行水。”

夜幕悄然降臨,張煥站在黃河邊上,注視著黑沉沉的黃河之水,水流凝重,向南浩蕩行去,對岸黑漆漆的一片,不知道隱藏著什麽。

他沉思良久,忽然微微一笑,對李雙魚道:“你還是帶五百名弟兄今晚先渡河,到對岸造點事端,再搞出幾千人的聲勢出來,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