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爭兵權(一)(第2/2頁)

李系笑了,他揮了揮手下令道:“開城門!”

旁邊的都尉嚇了一跳,連忙上前諫道:“陛下,霧大難以辯識真偽,要防止回紇人詐城。”

李系哼了一聲,拉長聲調道:“他是不是張煥,朕很清楚,開門!”

都尉無奈,只得命令軍士搬去堵門的巨石,打開了城門,數百人的騎兵隊一擁而入,為首一名鐵盔鐵甲的年輕將軍,正是張煥。

他是從代郡而來,已完成和登利可汗談判,條件並不苛刻,雙方很快便達成撤軍協議,登利可汗也答應歸還實際上已經被唐軍控制的三座受降城。

張煥隨即將善後之事交給副將劉元慶,自己率三百親衛連夜趕到了西受降城。

“臣張煥參見陛下!”張煥老遠便看見身體單薄的李系朝自己走來,他急忙上前一步,單膝跪倒,行了個軍中大禮。

“張煥,大明宮一別,想不到咱們在這裏相見了。”李系扶起張煥,感慨萬千地望著這個年輕的軍官,年初他被太後罷免了羽林軍果毅都尉一職,後來回了河東,也正是這樣,他才能率軍解救自己,可見冥冥中早有天意。

他輕輕拍了拍張煥的肩膀,“走!到房裏去,給朕好好講一講你的英雄事跡。”

李系的住處是城中最堅固的一座宅子,全部是采用陰山白石砌築,雖然堅固,但外形粗糙、內設簡陋,和富麗堂皇的大明宮相差何止千萬倍。

張煥隨李系進了他的臨時書房,房間裏只有一榻一幾,案幾上放了幾部書,嶙峋的石壁上掛著一把寶劍和一幅李系的手書,條幅上寫有五個遒勁有力的大字:‘知恥而後勇’

李系揮了揮手,命侍侯在旁的馬英俊先出去,他上榻坐下,指著旁邊的一只小胡凳笑道:“坐罷,在這裏就不用跟朕多禮了。”

張煥施禮謝過,坐了下來,李系看了他一眼,忽然笑道:“聽說你擊破了翰耳朵八裏,收獲頗豐吧!”

張煥不好意思地笑了,“臣解救了八萬余被擄去的大唐百姓,並將翰耳朵八裏洗劫一空。”

他從懷裏取出一本冊子遞給李系道:“這是清單,除了賞賜給士兵的外,其他的全在這裏,臣不敢私占,特獻給陛下!”

李系接過翻了一下,雖然在感覺上應該遠遠不止這些,不過李系卻沒有多說什麽,他正發愁如何養這八萬軍,這份厚禮他豈能再向外推,他微微笑道:“看來回紇人的老底都被你掏了,也好!朕一直都無錢可用,既然你有心給,那朕就不客氣收下了。”

他欣然收下張煥的重禮,又瞅了張煥一眼,笑道:“既然愛卿拿出這麽重的禮的給朕,那朕又該賞你什麽呢?”

張煥急忙起身答道:“為陛下效力,是臣的本分,臣不要什麽賞賜。”

李系點了點頭,他把冊子又重新看了一遍,淡淡笑道:“你說的不錯,朕無論賞賜什麽給你,還能和它比嗎?”

他站起身,負手慢慢走到窗前,凝視著外面彌漫的濃霧,半晌,他忽然問道:“你手上有多少軍隊?可能全部被你控制?”

“稟報陛下,臣手上原有河東最精銳的三千騎兵,這次偷襲傷亡八百余人,後來臣又從被解救的大唐百姓中挑了些精壯補足,現在依然是三千人,他們絕對忠誠於臣!”

“那好!從現在開始,你就是朕的天騎營中郎將,直接聽從朕的指揮。”

天騎營是唐肅宗時設立,又叫神武軍,和左右羽林軍、左右龍武軍一起,並稱為北衙六軍,也是大唐皇帝的直屬親衛,張煥上前一步跪下,沉聲道:“臣張煥願為陛下效死命!”

“快快請起!”

李系急將他扶起,他想了想,從腰間取出一塊金牌遞給他道:“朕沒有什麽賞賜你,就賜你這塊金牌吧!這是當年玄宗皇帝賜給先帝,先帝又留給朕,憑它你可隨意進入宮城。”

“謝陛下之恩!”張煥雙手接過金牌,只見上面刻了四個篆字:‘如見朕面’,這是唐玄宗李隆基的親筆手書。

這時,門外忽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只聽一人在外面道:“請通告陛下,我有消息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