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相親會(第2/2頁)

林平平樣樣都答應了母親,可是一出大門,看見蔚藍如大海一般的天空,她的心就不由自主地變成一朵白雲,融入了無邊無際的大海之中,此刻,婚姻大事在她眼裏變得微不足道,在她看來,世間再沒有比快樂和自由更重要的事。

近午時分,有著嚴謹家風的喬玉書準時抵達了林家,他今年二十一年,是喬老先生的末孫,據說深得其祖真傳,學識淵博厚重,可看了他單薄的身子骨,卻總讓人懷疑這一點。

他的臉龐削瘦而蒼白,這是長年在屋裏讀書、不見陽光的緣故,他今天頭戴平巾幘,穿著一身白練裙襦,外面再套了一領青袍,倒顯得不是那麽瘦弱。

既然是來見禮,手中也拎了五色點心,他興匆匆下了馬車,只見林家大門處門庭若市,來看病的人坐滿了台階,正各自吃著帶來的幹糧清水。

喬玉書眉頭緊鎖,捏著鼻子小心翼翼地從病人中穿過,惟恐被蹭了一下,就會將什麽不知名的疫病帶回家中。

林德隆正好送一病人出來,一眼便看見了如履薄冰的喬玉書,臉當時便沉了下來,這樣嬌貴的女婿,恐怕自己當不起。

喬玉書好容易走上台階,他一擡頭正好看見了林德隆,急忙整了整衣冠,長施一禮道:“世叔在上,小侄玉書這廂有禮了!”

“哦!你來了,裏面坐吧!”林德隆極勉強地擠出一點笑意,招呼他進大堂。

這時,林德隆的長子林知愚正好出來,他與喬玉書是昔日同窗好友,關系極厚,兩人一見面,分外親熱,互相躬身行禮,‘之乎者也’地說個不停,林德隆聽得心煩,哼了一聲,自己先去吃飯了。

飯桌上,林德隆一聲不吭,只管低頭大口刨飯,而楊玉娘對喬玉書則異常熱情,不停給他布菜添湯,勸這勸那、惟恐他餓著了,不料喬玉書卻以為美貌溫柔的林巧巧是平平,不時偷偷向她看去,眼裏流露出愛慕之色。

林巧巧的臉脹得通紅,她再也呆不下去,便將一盆菜往桌上一放,低聲說一句,“我還有一點事!”便跑進了裏屋,喬玉書望著她的背影消失,品味著她溫柔的聲音,心神皆醉。

林知愚見他不通俗務,竟看不出自己妹子所梳的發式表示已經嫁人,便忍住笑道:“剛才是我大妹巧巧,已經出嫁了,今天玉書要見的,是我二妹平平,上次老爺子過壽時不知你見過沒有?”

“娉娉?”喬玉書想了半天也記不起爺爺過壽時的情景,不過大喬都如此溫柔美貌,那小喬應更勝其姊才對,想到此,他喜上眉梢,雖是深秋時節,可若有一把羽扇,他也願意扇一扇。

喬玉書四處張望一圈,不見佳人倩影,便含笑問楊玉娘道:“請問林母大人,娉娉小姐現在何處?可是在閨房化妝?”

他話音剛落,只聽林德隆悶哼一聲,隨即劇烈地咳嗽起來,捂著嘴便要走,楊玉娘一把拉住丈夫,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心中對平平遲遲不歸而又恨又急,早知道就該給她說清楚的。

這時,她聽到外面有急促的腳步聲,象是有人向這邊跑來,便立刻伸手把偏門拉開,準備一把將女兒抓進來。

偏門外就是林芝堂的側巷,連著大街和後面的空地,平時極少有人來,只聽腳步聲越來越近,跑到門口,才發現不是林平平,而是個約十一、二歲的小男孩,他扛著一把木制的青龍偃月刀,滿頭大汗,正惶惶落荒而逃,楊玉娘大失所望,正準備將門關上,忽然她聽到了平平的聲音,心中一塊石頭終於落地,回頭對喬玉書笑道:“平平學刺繡去了,剛剛返回。”

喬玉書恍然大悟,眼中的期盼之色更加濃厚,就在這時,外面傳來一陣雜亂的腳步聲,似乎不只一人,只聽平平捏著嗓子甕聲甕氣道:“那關雲長逃到哪裏去了?徐公明,本相限你一個時辰內將他拿過來!”

“遵命!”

隨即只見另一名滿臉通紅的小男孩從門口沖過,肩上卻扛著一柄木制的宣花大斧,眾人面面相視,楊玉娘心中更是暗叫不妙,不等她關門,只聽那小男孩激動得大喊:“丞相,末將抓住了關雲長!”

“好!記你首功一件。”

終於,讓人千等萬等的林平平拎著個平底鍋出現了,她帶領一大幫小男孩‘呼啦啦!’從門口沖過去,一扭頭,她看見一屋子的人都目瞪口呆地望著自己,便急忙停住腳步,不好意思地撓了撓後腦勺道:“娘!馬上就要走了,我最後再陪他們玩一玩。”

喬玉書眨巴眨巴眼睛,張口結舌問道:“請、請問林母大人,你們可有三個女兒?”

林德隆哈哈大笑,指著林平平道:“喬公子,這就是小女平平,你可中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