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西山(第2/2頁)

可突於懸賞重金廣求名醫來給他看病,但是名醫來了不少,卻沒有一個能治住他腹部的疼痛。

盡管每天都要經歷劇烈的腹痛,但持續時間總體還不算長,痛過了,便如常人一般沒有任何問題,所以,可突於在肚子不痛的時候還是要處理公務的,特別是軍事方面的。

而這時,可突於接到了突厥可汗發來的緊急軍情,告訴他們說契丹比鄰的一個小王國名叫西山,準備重新歸順大唐,而且正在派人與大唐商議此事。突厥可汗下令可突於率契丹兵士前往鎮壓,逼迫他們撤銷與大唐的聯盟。

西山與契丹可謂是唇齒相依,所以很多情況下是共同進退,沒想到這一次卻私下聯盟唐朝。這讓可突於又是震驚又是惱怒,立刻下令率兵前往西山,想用強大的兵力逼迫西山撤銷與唐朝的聯盟。

這之前,契丹與西山一起反叛出了大唐,歸順了突厥,屬於突厥的屬國,現在,西山卻要棄突厥歸順大唐,這當然是突厥和契丹都不能容忍的。

只有耶律玨知道怎麽回事。

因為此前耶律玨在去大唐之前,曾經跟西山可汗商議過這件事,西山跟契丹一樣,在歸順突厥的這段時間裏,一直遭受著突厥奴隸般的待遇,忍無可忍,想想還是當初歸順大唐的好處多得多,於是聽耶律玨這麽一說,立刻動心,但是為了穩妥起見,希望耶律玨先去探探風向。

而耶律玨到靈州府見到了忠王爺陸錦屏,得到了陸錦屏肯定的答復之後,當時耶律玨派心腹給西山可汗送去了信,把情況說了,所以西山可汗也派出了使臣與大唐接觸商談重新歸順大唐的事情。

但是根據陸錦屏的安排,耶律玨同時將這個消息通報了突厥,在突厥留守監國的皇太後一聽,不由大怒,立刻派出使臣緊急趕往契丹命令他出兵,阻止西山歸順大唐。

陸錦屏的這步棋當然是有目的的,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讓西山對耶律玨的政敵可突於憤恨,將來能夠一起聯手對付可突於。第二個目的就是想歸順大唐這件事逐漸公開,為下一步契丹歸順大唐打下伏筆,同時牽制西征的突厥可汗,讓他分心東邊,而無法全力剿滅西邊背叛的部落,給其他留下一個新的隱患,有點圍魏救趙的意思。

當然,最主要的用途還是現實的。陸錦屏需要一個可突於率隊出征的機會。

因為大賀氏的親兵基本上都隨著契丹可汗出兵西征去了。留下來的兵士一大半都是可突於部落的軍人,統領的各級將領,差不多也都是他們部落的人,這正是陸錦屏,一打盡的對象。

契丹大軍出征西山,能不打就不打,主要是威逼西山撤銷與大唐的聯盟,所以出兵之前,已經派了人前去警告了西山。

沒想到,西山卻陳兵邊境,大有與契丹決一生死的氣概。可突於暴跳如雷,不過他也知道,契丹現在留下來的軍隊其實比不上西山兵多將廣,因為契丹的精銳一大半都已經被調走參加突厥的西征去了,這使得他們有恃無恐。當然另一個理由那就是他已經得到了大唐的承諾,一旦真的要打起來,大唐立刻出兵進攻契丹。

作出這個承諾的人當然就是太子李隆基。

李隆基雖然從陸錦屏那裏得知契丹願意與大唐商議歸順之事,但是,現在契丹出兵西山,西山歸順大唐,又與他先前所說並不吻合,而契丹和奚山這種出爾反爾的行徑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李隆基對此心有警惕,而這時他又沒有得到陸錦屏關於這件事得稟報,也不知道是陸錦屏的一步棋子,陸錦屏也不可能這時候寫信給李隆基,他想等事情塵埃落定之後再謝也不遲,免得消息泄露打草驚蛇。

在得到大唐的出兵承諾之後,西山公然與契丹列兵對陣,可突於狂怒之下,立刻率兵前往西山,因為他相信,西山其實是個膽小之人,真要打起來,即使自己兵力不如西山,契丹以他多次對西山保持不敗戰績的心理優勢,也完全可以將西山大軍擊潰,重新控制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