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升任刑官(第2/2頁)

陸錦屏就是找準了這條潛規則,利用了能說得上話的張禦醫,用那個很有價值的炮制烏頭的方子做了交換。這才如此迅速地得到了這頂官帽。

這件事,除了他和張禦醫無人知道。外人還都以為他是積功升官的。

當初保薦他當官的前吏部侍郎高老太爺得知這件事,也是半晌合不攏嘴。不過,這些天他一直關注陸錦屏的動向,知道他連續偵破了好幾個大案,前些日子張禦醫找他商量共同保舉陸錦屏為同州刑官的事情,說李大將軍也同意了聯名保薦,因為陸錦屏偵破了他祖奶奶墳墓被盜案,他很感激,也很贊賞陸錦屏的偵破才能。高老太爺以前不願意保舉陸錦屏做刑官,但是這段時間一來,陸錦屏用事實證明了他可以勝任刑官一職。高老太爺便很痛快地答應了。

當然,高老太爺也有些疑惑,這張禦醫為什麽要如此下力保薦陸錦屏呢?只不過,他身在官場多年,又長期擔任唐朝組織人事工作的主要領導,當然知道其中很多潛規則,這些東西不要問,不要打聽,難得糊塗最為難得,所以盡管有疑惑,卻也不問。

前來恭賀陸錦屏的,還有黃郎中。

黃大善人和李郎中等被下獄之後,因為這之前由張禦醫已經警告張大郎等不準再鬧事,一切聽從路爵爺處置。

陸錦屏並沒有揭開那方子的秘密,而是很含糊地說了那方子配伍用藥太過霸道,稍有不慎便會有危險,黃郎中也非故意也非過失,而是無法控制的意外導致了服用藥物的張老爹的中毒死亡。主要原因還是方子本身太過兇險。而不是郎中本身的責任。故此下判讓黃郎中出資厚葬了張老爹,並酌情賠付了五千文錢了結此事。同時,以衙門醫館的名義將這個病例詔告各地醫館,對這個方子要非常慎重,一般不要使用如此大劑量的烏頭,以防中毒。

張大郎兄弟已經得到了叔公張禦醫嚴厲警告,不準鬧事,必須聽從爵爺裁判。更何況陸錦屏最終的判決還是能讓人接受的,所以這件事也就此作罷了。

黃郎中盡管破費了一筆錢財,但相比十萬文的巨額數字而言,已經是少很多了。另外,他一直最擔心的被衙門認定構成“誤不如本方”甚至“故不如本方”,那可就慘了,輕者入獄兩年半,重者按故意殺人處斬。而陸錦屏最終的裁決確認定為一個意外,這讓他激動得熱淚盈眶。卻不知這件事的確屬於意外,陸錦屏之所以那麽說,只是利用這件事威逼他說出他知道的悲田坊的秘密而已,果然從他嘴中一舉偵破了黃大善人謀財害命的罪行。

前來慶賀的還有吐蕃使臣雲子兄妹和他們的師父納諾苯瓊。雲子表現的最為驚訝,說在她們吐蕃,要想從一個從九品下的官一步提升到從七品的官,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除非是皇室。陸錦屏只好半開玩笑地說,在大唐,一切皆有可能。

的確,皇帝身邊的侍禦醫,加上前吏部侍郎和在職皇帝身邊禦林軍大將軍三人聯名保舉還是張禦醫用陸錦屏炮制的大紅丸治好了手握實權的韋皇後的頑疾,韋皇後為此“鳳顏大悅”,對張禦醫感激之下,賞了他一個面子,而陸錦屏也的確顯露出偵破方面的卓越才能,可勝任這個職位,於是韋皇後才借皇帝的名義直接下旨破格提升了陸錦屏的官。

又過了數日,張禦醫親自拜訪陸錦屏,是索要炮制方法的回報來了。

張禦醫當然是先要先表功的,說了破格提拔陸錦屏的種種難處,無非是讓陸錦屏知道用他烏頭的炮制方法交換是值得的。當然,語言之間還掩飾不住地說了他從中得到的好處,那就是韋皇後的病治好之後,非常的高興,已經提拔他做了侍禦醫之首,隨侍身邊。無限榮光。

陸錦屏心中暗想,韋皇後用不了兩年就要倒大黴,要被李隆基誅殺,只怕到時候這張禦醫要被殃及,有心點撥他一下,但見他洋洋得意的樣子,如果自己說了,說不清楚反而會引來猜疑,對自己大大不妙,二來他這樣子正春風得意,也未必會相信,還以為自己是妒忌他呢,便也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當下,陸錦屏把炮制烏頭的方法告訴了張禦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