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三顧茅廬的真相

【1.論證的時間有點長】

此後曹操北征烏桓,許昌空虛。

正趴在新野休養生息的劉備,激動不已的去找劉表,說:“大佬,曹操又犯了顧頭不顧腚的老毛病,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時機,我們趕緊出兵,直取許縣,拿下漢獻帝,把他綁架到你這裏來了,曹操就徹底死定了。”

劉表:“你的建議很有軍事價值,等我找專家論證一下。”

等到曹操得勝班師,劉表把劉備叫去,說:“幾年前,你提交的那個趁許縣空虛,抄曹操後路的項目,有很大可行性,是個近乎完美的好項目。只不過……只不過論證的時間有點長,失去了這麽好的一個機會。”

劉備道:“大佬,沒得關系的。現在天下分裂,戰爭頻繁不斷,機會都排著隊,絡繹不絕的向我們趕來。重要的是,你是不是那個能夠認出機會,並抓住機會的人,如果你是,那就沒關系了。如果你不是……不是就算了。”

說這話的時候,劉備已經在劉表這裏,趴窩了足足八年。

靜極思動啊。劉備說:“我要效法劉表年輕時候的荒野求賢,打聽一下哪裏有能力強的員工,把他挖過來。”

三顧茅廬,這就開始了。但是這個三顧茅廬,並非是歷史上唯一的說法。以前有本怪書叫《魏略》,書中的文字,是這樣組合的:“劉備屯於樊城,是時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荊州次當受敵,而劉表性緩,不曉軍事。亮乃北行見備。備與亮非舊,又以其年少,以諸生意待之……備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禮之……”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當曹操平定了前後左右,穩固了自己的地盤,正高臥隆中的諸葛亮就知道麻煩來了,他推窗而起,曰:“一覺醒來,和平已經死了。”於是他腳踏麻鞋,身背雨傘,頂風冒雪,前來劉備這裏遞交求職簡歷。劉備聽說來了個應聘的,就說:“好好好,正好咱們這兒缺一個服務生。”於是諸葛亮就羽扇綸巾,成為了劉備宴會上的調酒師。宴會時,劉備喝得高興,把杯子往諸葛亮跟前一遞:“小諸滿上。”諸葛亮一邊斟酒,一邊問:“老板忙不忙,不忙聊幾句?”劉備詫異:“有啥好聊的?”諸葛亮開口了,這麽一聊,劉備大駭:“正所謂五步之內,必有芳草,你原來是個人才,趕緊解下圍裙,過來跟我們一塊喝……”

這段故事是說,三顧茅廬之事,其實並不存在,存在的是諸葛亮自己登門求職。

一段時間以來,這個說法在史界甚囂塵上,烏煙瘴氣。諸葛亮見此情形大怒,遂撰《出師表》,作證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

諸葛亮親自做證,《魏略》那本書就被視為沒有依據的流言餥語,正式被排除了。等到了陳壽撰寫《三國志》的時候,此人熟悉諸葛亮,他經過資料比對,果斷的將《魏略》丟入到了廢紙簍中。

目前史界公認的是,劉備在荊州的時候,向當地名士司馬徵打聽:“問一下,這一帶有沒有幹活賣力的員工啊?有沒有講究奉獻精神的員工啊?現在是員工荒,老板招個人不容易啊。”司馬徵,人稱水鏡先生,又稱好好先生,不管任何人說任何話,他都說好好好。聽了劉備的詢問,他回答說:“好好好。”

劉備問:“到底有沒有呀?”

司馬徵說:“好好好,有個臥龍諸葛亮,還有個鳳雛龐統。”

劉備搖頭:“有沒有獵頭公司幫忙啊,替我把這兩人挖過來。”

這事就這麽過去了。

此後不久,穎川人徐庶,就是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那個徐庶。他來找劉備,說:“大佬,需要人才吧?我替你推薦一下臥龍諸葛亮。”

劉備說:“你去把他叫來,我讓人力資源部簡化一下他入職手續。”

徐庶說:“不可以這樣,諸葛亮屁股好好沉,趴在隆中死不挪窩,你得自己去把他掏出來。”

要不要這麽費勁啊?劉備很犯愁。

【2.加入一個殺人團夥】

有一個問題,被古往今來的史家們忽略了。

這個問題就是:假如劉備心情不好,又或是手頭上事多,沒功夫陪諸葛亮玩三顧茅廬,那諸葛亮他咋個辦?難道他這輩子,就這麽趴在南陽諸葛廬,死宅在家裏不出門了嗎?

提出這個問題,是對諸葛亮的智慧,做一個公正的評價。

諸葛亮之智,是中國文化中固化的組織成份,連鄉下喂豬的憨厚農民,都知道諸葛亮之名。可是在史學家眼裏的諸葛亮,明顯有點缺心眼。

以諸葛亮的才智,不可能不知道荊州的太平時日已經結束了。曹操穩固了自己的地盤,馬上就會對荊州用兵,屆時戰火燃起,他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到時候跑路都來不及,遑論平定天下了。而照史家的描述,當劉備找到諸葛亮的時候,諸葛亮卻天天出門遛彎,根本就沒考慮過這事。如果劉備去了一次沒遇上,此後再也不去了。又或是劉備壓根就沒去過,那諸葛亮豈不是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