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妙趣橫生的心靈之旅

再也沒有比《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更為我們耳熟能詳。再也沒有比三國時代的故事,更能打動人心。曹操的奸,劉備的仁,關公的義,諸葛亮的智,張飛的勇,呂布的猛以及一個個鮮活的面容,仍閃爍在我們面前;煮酒論英雄的豪情,千裏走單騎的悲壯,赤壁大戰的熊熊烈火,長坂坡前的激烈搏殺,一幕幕千秋往事,仍浮現在我們腦海。這些人物和故事,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歷史,而是我們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我們就是在這種氛圍濃厚的三國文化中長大,縱然是走到天涯海角,兩個黃皮膚的中國人仍然可以在這裏找到共同的話題,找到共同的認知。

這種認知,甚至已經突破了價值觀念的障礙。比如在香港,警察在緝盜之前,會先在關公的神位前上一炷香;而黑社會人士在幹不法行為時,也要在關公的神位前上香。關帝在上,是應該幫助警察,還是幫助黑幫?手心手背都是肉,這絕對是一個難題。

這個難題,源於我們對傳統文化認知的缺陷與不足,來自於我們對歷史的隔膜與生疏。

正如我們在書中看到的那樣,傳統文化中的三國人物形象,與歷史是有一定距離的。這種距離來自於文化的創建,而這種文化創建,在影響我們對世界認知的同時,又讓我們生活在固有的觀念之中,從而遠離我們自身。

我們需要認識自己,這是我們的人生課題之一。而對自我的認知,文化觀念是重中之重。就此意義上而言,我們需要厘清傳統文化中的人物形象與歷史中的人物之間的區別,這個區別就是真正的自我與認知的自我之間的區別。

如果說,對自我的認知過於形而上的話。那麽,我們必須要承認,傳統文化中的三國人物形象,受限於舞台劇的限制,遠不如歷史中的人物更為活色生香。歷史中的三國人物,遠比舞台上的三國人物更有趣,更生動,更活潑。

這就是這本書的意義,此書致力於解析歷史與傳統中的諸多疑點,為你解開一個又一個的三國謎團:劉備為什麽要三顧茅廬?關羽為什麽要千裏走單騎?曹操為什麽只承認他和劉備是英雄?隆中對到底是什麽意思?孫夫人為什麽不能和劉備相親相愛?趙雲為何不討劉備喜歡?諸葛亮為什麽不斷對曹魏用兵?為什麽江東子弟多才俊?失街亭的馬謖是被揮淚斬了?還是逃走了?亦或是在監獄裏躲貓貓死掉的?為什麽天下合久必分?為什麽分久又必合?為什麽……

諸多疑點,鹹少有哪個史學家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而讀者受制於傳統文化的影響,早已對這些問題熟視無睹。縱然是稍有疑惑,也無從解答。

而這本書,致力於從傳統文化與歷史中的,這些不靠譜的記載中,為你尋求一個接近於我們人性本原的答案。

每破解一個不靠譜的記載,我們就向自己的心靈邁出一步,在這個閱讀的過程中,體會到智力晉升的優越快感。這就是這本書的價值,這不是對古老歷史的簡單重復,而是一次妙趣橫生的心靈之旅。

是為序。

霧滿攔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