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風雲再起江湖會(第4/17頁)

然後會首張百祥率眾兄弟改發——打散發辮;洗面——面巾覆盆;改衣——換白色長衣;包頭——以紅布包頭;再換好幹凈的鞋子。

正式邁入洪門,有兄弟相問:

門前兄弟來同宗,入到洪門盡姓洪。

有仁有義刀下過,不忠不義刀下亡。

入洪門的兄弟回答:

一進洪門結義兄,當天盟誓表忠情。

長沙灣口連天近,渡過烏龍見太平。

然後引路兄弟率新進兄弟進忠義堂,過乾坤圈,飲三河水,到木楊城,最後來到了紅花亭,紅花亭的門口,懸有一聯:

紅花亭內一炷香,五龍出世立誓章。

高溪開定約本字,招得兄弟萬古揚。

紅花亭下,端坐的是龍頭大哥,會中執事立於一旁,宣布開壇。

問:到來何事?

答:來拜天地會。

問:拜會何事?

答:反清復明。

問:有何為證?

答:有詩為證:

反鬥穹原蓋舊時,清人強占我京畿。

復回天下恭師順,明月中興起義時。

若是新進兄弟答得毫厘不差,龍頭大哥便大喜,拿你當親兄弟。如果回答稍有差池,那你就慘了,免不了要三刀六洞,活活的痛死你。

記憶力好的兄弟,能夠流利地背誦這麽一長串,那麽龍頭大哥就會帶著你斬七——斬雞頭;焚香——燒黃紙;散蓮花——摔碗;飲紅花酒——喝血酒;歃血——拜把子。

如是一番折騰,非身強力壯者,是很難支持到最後的。畢竟鬧革命是個體力活,身體素質不行,自然不在共進會的考慮之內。

【06.招搖過市的同盟會】

共進會成立之後,老龍頭焦達峰化名回國,先在長沙密招哥老會兄弟,從長沙至瀏陽,沿途十裏收羅乞丐饑民,謊說長沙放賑,誘之以往,並使會中兄弟扮作饑民,蜂擁而入長沙,先行搗毀糧店,繼而聚江湖兄弟並從北方招募義和團“青軍”,再加上不甘寂寞的閑雜人眾,總計萬人大鬧長沙,火燒了巡撫衙門,哄搶了米店,搗毀了洋行,逼迫巡撫岑春煊出逃。

而後焦達峰趕赴湖北武昌,與共進會在湖北的領導人孫武一同大搞擡營。

所謂擡營,就是將共進會的發展目標重點放在湖北新軍方面,運動軍隊,把清軍一隊一隊、一營一營、一標一標地爭取過來,利用軍隊現成的組織,實現革命的目標。

焦達峰之所以撇開老家湖南,跑到湖北武昌去活動,最重要的原因是湖北的民主氣氛太濃烈了,就在湖北新軍中,赫赫然竟有一個“湖北軍隊同盟會”在公開活動。

最離奇的是,這個公開活動的同盟會的負責人,居然還在監獄裏。

這位正在監獄中的同盟會首腦,名叫李亞東,他是在哥老會第三任老龍頭龔春台起事失敗後,被獵頭偵探郭堯階賣給官府的。賣就賣了,李亞東也不跟他計較,只管成立湖北軍隊同盟會,並辦了會刊《通俗白話報》,每天在獄中忙於同盟會的事務,來請示匯報工作的同盟會會員在牢門外排起了長隊,搞得監獄長目瞪口呆,於是下令禁止李亞東會客。

不讓會客就算了,李亞東大度,還是不肯計較,只不過大家這時候才醒過味來,這個已經運轉了五個月的群眾組織,打出了同盟會的旗號,怎麽官府也不說管管呢?

算了,大家考慮,為安全起見,先改個名吧,免得讓人家抓住把柄。

就改名為“群洽學社”。

這世上的事情就是這麽古怪,以前大家就叫同盟會的時候,也沒見官府理會,現在改叫“群洽學社”了,反倒引起了官方的注意。

事情的起因是大家聽說了湖南長沙的搶米風潮,有謠言說湘中已全為革命軍占領,當時大家一聽就信了,吵吵嚷嚷地搞了好多武器,準備往湖南運,幸虧這時候黎元洪把他們叫了去,讓他們看一份剛剛從長沙發來的電報,電報上說長沙的民變已經平息,眾人這才作罷。

作罷過後,大家又覺得群洽學社太醒目了,於是決定再改名,這次改為“振武學社”。

振武學社有會員二百四十余人,只是收會費的會計就有五人,五個會計天天在軍隊裏收會費,又被黎元洪發現了,於是大家緊急開會,再次改名。

這一次就改為文學社,社長叫蔣翊武。

這時候同盟會的老先生譚人鳳來了,老先生卻不知道這個文學社扛槍拖炮,實力怕人得很,只是聽名字叫文學社,以為是吟詩作賦的文人團體,就沒有當回事。

譚人鳳帶來一千元錢——誰說孫文不支持內地革命,這不是給了一千塊嘛——給了共進會的孫武二百塊,給了同盟會的居正八百塊,文學社一分也沒得到。文學社沒見到錢,倒也沒吭聲,可是共進會的孫武卻是老大不樂意,認為同盟會欺負共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