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紅燈區裏的救國之術(第4/21頁)

當時的情形是,日本人一舉消滅了大清國的海上力量,挾新式火器之鋒利,長驅而入東北,並向中國的東北三省大量移民,而清廷的陸軍戰鬥力又是不堪一擊,如果任由事態發展下去的話,就只能眼看著日本人吞並東北三省。

俄國人進入中國東北三省,在燒殺劫掠的過程中與日本人交戰,這固然是國恥,可再大的國恥也比喪失國土要小得多,但凡有一點點抵抗能力,清廷也不會坐看局勢一天天地惡化下去。

只要日本人和俄國人在東北打著仗,那麽無論是日本人也好,俄國人也好,就不可能如願地吞並東北,等朝廷這邊慢慢養精蓄銳,等中國強大了,民族覺醒了,不愁不逐日俄兩寇於國門之外。

也就是說,與日本人不同,俄國人侵略中國,是清朝政府自己請來的。在1896年,清廷與俄國就簽署了《中俄密約》,條約中第一款規定:日本國如侵占俄國亞洲東方土地,或中國土地,或朝鮮土地,即牽礙此約,應立即照約辦理。如有此事,兩國約明應將所有水陸各軍,屆時所能調遣者盡行派出,互相援助,至軍火糧食,亦盡力互相接濟。

看看,這條約上說得明明白白,日本如果敢動手,俄國人就有責任來中國大戰日本人……

再來看第三款:當開戰時如遇緊急之事,中國所有口岸,均準俄國兵船駛入,如有所需,地方官應盡力幫助。

看看這條約我們就知道,清廷腦子是非常清楚的,國家就這麽一個爛攤子,不指望俄國人和日本人兩家對打,還能指望誰?

這就是清廷沒有辦法的辦法了。

但這只是朝廷的看法,知識分子可不這麽看問題。

要強國,要雪洗國恥,首先就要喚醒民眾——於是新的一輪文化復興運動,就在中國轟轟烈烈地拉開了帷幕。這場運動的宗旨就在於大力推進文化復興運動,恢復每個中國人的自尊心。

就在日本人與俄國人的隆隆槍炮聲中,中國第一本女性雜志《女子世界》迅速推出,一時間,中國的男人趨之若鶩,識字不識字的,都跑來瞧瞧女人的世界是個什麽模樣。

打開這本雜志,松陵女子潘小璜這個名字,在第一時間搶入了讀者的眼中。

這個女才子的第一篇文章,題目叫《中國女劍俠紅線、聶隱娘傳》,寫的是唐末兩個精嫻武技的女俠客的故事,在正文中,松陵女子潘小璜慷慨宣稱:吾二千年前之中國,俠國也。吾二千年前中國之民,俠民也。俠者,聖之亞也,儒之反也,王公卿相之敵也。重然諾,輕生死,揮金結客,赴湯蹈火,慨然以身許知己,而一往不返,一瞑不視,卒至演出轟霆掣電,驚天動地之大活劇,皆俠之效也……

這邊廂日本人和俄國人在中國的東北三省打得你死我活,大清國四億五千萬人卻束手無策;那邊廂松陵女子潘小璜卻大講兩個俠女的故事,這不啻於指著中國男人的鼻子尖罵娘,罵得男人們無不骨軟筋酥,意亂情迷。

骨軟筋酥之際,松陵女子潘小璜的第二篇文章又重磅出擊,風格仍然是狂抽沒骨頭的臭男人,標題叫做《中國民族主義女軍人梁紅玉傳》,然後又是第三篇:《為民族流血無名女傑傳》……

識字的年輕人無不被這位才華驚人的松陵女子所傾倒,多人墜入情網,正所謂,做官當做員外郎,娶妻當娶潘小璜,人生有酒須當醉,管他日俄與列強……這時候這個女才子又在雜志上發表了首詩:《哭陶亞魂》,可知這名女才子會寫詩,有思想,而且還通曉中國歷史,這就更讓眾多的男士們沉不住氣了。

想要結識這個奇異的女才子。

但無人知道潘小璜家居何處,但是此後不久,一名遊客卻在無意中邂逅了松陵女子潘小璜。

文章中說,那名遊客閑遊蘇杭,途中路遇一驚人美貌少女,年齡十七八歲模樣,見遊客至,拋下手帕一條,遊客把手帕撿起來,只覺清香拂面,令人魂不守舍。手帕上還寫有一行字,某時可到某地……到了時間,遊客興奮地趕了去,卻是一座美輪美奐的花園,蛺蝶曼舞,花茵如醉,遊客於途中偶遇的美貌少女正坐於樹下案前,伏案書寫,身邊有兩個妙齡小丫鬟伺候。

見遊客到來,少女便問:先生可是自上海來?

遊客答曰:然也。

少女道:那麽先生返回上海的時候,可不可以幫我一個忙,替我把稿件帶到《女子世界》雜志社去……

這篇文章刊出之後,印證了讀者的一個判斷,原來松陵女子潘小璜,果然是一個如花美貌的少女。只不過一日之間,數千封求偶書信,堆滿了雜志社的房間,數不清的男人發誓,此生此世,非才女潘小璜不娶!更有那不成氣候的權門達官,也跑來鬧軋猛湊熱鬧,願以黃金千兩,娶回松陵女子潘小璜為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