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千屍坑(第3/4頁)

“雲州那邊,聽說曹元忠沒打算毀約,真準備交割城池呢。”符彥卿說。

“那好,你趕快西進,盡起我們布置於幽雲之間的人馬,趕在交接之日前去雲州與西路軍會合!一定要確保將雲州拿回來,只要燕雲在我們手中,那我們就還能與天策一戰!”

杜重威是一方大帥,素性驕傲自大,但到了這時,連他也不敢說能戰勝天策了。

那是一支剛剛橫掃漠北,建立衛霍奇功的雄軍啊!如果上京之戰他們真的勝利了,那天下間還有誰能贏得了他們!

……

曹延恭沒有出境,他西出雲州不久,便陸陸續續收到了曹元忠需要的“東西”。

那是無比體貼的韓德樞,特地送來的“證據”!

韓德樞如今是唐遼之間的一個特殊存在,他一方面利用天策給予他的配合在遼國如魚得水,一方面又暗中輸送一些不至於滅亡契丹,卻能為天策帶來隱形好處的情報。他從雲州趕赴幽州時,耶律朔古早已進入遼西走廊,蕭轄裏北巡長城,便將幽州最後的善後工作留給了他和莫白雀,莫白雀如今已被韓德樞收伏,因此在遼國占據燕地的最後一段時間裏,韓德樞擁有了相當大的自主權。

他看到了幽州荒涼的現狀,知道了千人坑的存在,推想以張邁的性格會對此有什麽樣的反應,便特地給曹元忠送來了有力“證據”。

若幹幽州和薊州父老與婦孺,他們是這場災難的受害者,親身經歷者,也是事件的目擊者。

一個事情發生後,進入晉軍給符彥卿傳遞消息的信使,他能證明,石晉的軍隊是什麽時候知道這件事情的。

兩個從幽州逃往河北,結果卻被晉軍擋住而不得不哭著回到人間地獄的小市民……

兩個接到不許接納燕地“逃民”軍令之後,良心備受譴責而私自放行燕民,並很快受到懲處而逃亡的晉軍將士,他們能夠證明,杜重威在知道幽州發生什麽事情之後,不但沒有第一時間進入幽州救人,反而在邊境設置障礙,不許燕民“越境”,以至於將幽州的百姓推入萬劫不復之地。

以上都是“人證”,被韓德樞設法送到歸化軍的漢族地方豪強手中,然後再輾轉來到雲州,此外還有上百個人,則分別匿藏於幽州、武州各處,等待著天策唐軍去“解救”。

然後還有“物證”——那就是一副“千人坑”的分布圖!按圖索驥,可以找到契丹人的所有埋屍地。

父老、信使、逃亡後被堵回來的百姓、良心發現的戰士,再加上空蕩蕩的幽州,埋滿屍骸的千屍坑……這一切的一切,韓德樞與曹元忠都很明白,那將會激起張邁怎麽樣的憤怒,引爆出怎麽樣的火焰!

曹元忠放下了“證據”的單子,忽然長嘆了一聲,對侄子道:“上天果然是要滅亡石氏了!在內外局面都如此不利的情況下,杜重威居然還做下這麽倒行逆施的事情來!之前元帥還在盡量緩和與石晉的關系,但此事一出,別想元帥再與石敬瑭有所妥協!”

曹延恭有些不可理解地說道:“侄兒實在不明白,杜重威怎麽會作出這種事情來?石敬瑭怎麽會容許他如此行事?他們難道不知道這麽大的事情肯定會被揭破,而他們也會因此而被釘在汗青的恥辱柱上麽?他們就算再怎麽暴虐無情,也不該如此愚蠢啊。”

曹元忠看看侄子,忽然說道:“其實,如果沒有元帥存在的話,杜重威所做的事情,也不見得很出格。”

曹延恭一個愕然:“什麽?”他有些不明白叔叔這句話是什麽意思。

曹元忠道:“延恭,你在國內待得太久了,有時候,你要跳出來,以遼國人、晉國人、蜀國人的眼光看看這個世界,然後才能更正確地處事。”

曹元忠這句話,就讓曹延恭更不明白了。

曹元忠將旁人屏退,然後才道:“恭兒,你要知道,我們天策大唐在元帥的影響下,民心士氣和其它地區其實已經變得不大一樣了的。杜重威做的事情,在我們天策大唐的軍民看來簡直無法容忍,但是在石晉,在遼國,如果沒有人站出來為,那麽契丹的惡行和杜重威的助惡,都會被容忍下來。沒有身受其難的百姓都會很麻木的,他們對別的地方發生的一切漠不關心,進而覺得可以容忍,而作惡的契丹與石晉君臣,也並不覺得他們做了什麽樣的惡事。你明白了麽?”

曹延恭仿佛有些明白了。

不知不覺中,天策境內一種新的價值觀正在形成,這種價值觀來源於張邁,而現在正潛移默化地普及於甘涼全境,並隨天策唐軍的步伐而擴散到整個西北,這是一種對罪惡的難以容忍,對民族背叛的難以容忍,對無視百姓死活的難以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