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寒冬僵持(第2/3頁)

郭威一邊派人繼續加深、加闊戰壕,在戰壕東側架設強弩,增強防禦力。同時廣立營帳,派人入山采伐木料做過冬之用,入山采薪者多達三萬人。後方皮毛不斷運到,郭威全部用來加厚帳篷,又在山邊尋找避風點。

又過幾日,必勝城望過去但見東北面一處山坡上牛羊遍地,卻是唐軍將牛羊都放出來了!

原來薩圖克雖然堅壁清野,但總沒法將草都割盡了。阿拉伯將領望見無不大怒,尤其是那些激進派更是恨不得馬上沖出去殺唐軍、搶牛羊!

術伊巴爾道:“從必勝城往東,還有二百多裏的地方多有草場,我得到情報,郭洛沿途推進,處處都立牧場,郭威就算要就地放牧,也不需要在這麽近的地方冒險,他這樣做分明是要誘引我們出去,這樣明顯的陷阱我若是看不出來,那就真是傻瓜了。”

伊斯塔倒也還算理智,接受了術伊巴爾的看法,但中層以下將領對術伊巴爾卻無不恥笑,背後給他起了兩個外號:“膽小的術伊巴爾”、“回紇人中的青蛙”。

回紇騎兵聽到極其反感,天方教黑衣騎兵和回紇人之間本來就矛盾重重,雖然有薩圖克與山中永生者的結合,但短時間內哪裏就能彌合這些矛盾?只是暫時掩蓋罷了。

又過數日,有人發現唐軍在戰壕之後掘渠引水,將那密河的河水引到一些平地上,弄出一些井字形的地貌來,阿拉伯人都看不明白,還好是有一個到過東方的商人看了出來,叫道:“天啊,唐軍在屯田!他們在我們的眼皮底下屯田!”

被他這麽一說,阿拉伯人才想起果然是這樣!

唐軍屯田的地方,距離必勝城最近的不過十五裏!按照現代度量衡折算起來還不到一萬米的距離!在這樣的距離悠然屯田,那還將必勝城的兵馬放在眼裏嗎?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但術伊巴爾就是不肯派兵出城!

天方教黑衣騎兵幾乎人人都已經開罵了!同時鼓噪著要求更換必勝城的守將!術伊巴爾雖然心中自有自己的道理,但面對這樣的形勢壓力自然極大!

郭威卻派了軍士,就在開出來的幾千畝農田中撒播冬小麥,以作來春之用。

也不用到十一月,大雪已經飄揚起來,天氣越來越冷,將必勝城內騎兵們的火氣也給凍沒了。那密河流域雖然有北方的高山阻擋寒風,但這裏在內陸深處,冬天的嚴寒仍然十分可怕,也虧打到這裏的府兵多是百戰強兵,連北庭那樣的氣候都熬得過去,對這邊的天氣也並不太放在心上,但夜裏也不敢輕易出去活動,許多前來依附的河中部落都告辭自去避冬了。

這個冬天唐軍的軍事物資還算充足,尤其是疏勒、寧遠、龜茲所產的優質棉衣、手套,還有用天山一種青草曬幹後做成的鞋墊,塞在鞋裏能夠保護雙足,這幾樣保暖效果極佳,足以確保唐軍在暴風雪以外的天氣都能在戶外活動而不被凍傷。在帳篷中又有手爐、腳爐等各種保暖措施,能夠幫將士熬過最難的地獄季節。

回紇人這邊卻還沒能統一軍裝,除了黑衣騎士之外,所穿多是雜式衣服,有大部分還是薩曼王朝留下來的遺產,保暖配套不如唐軍,不過他們有城墻為依靠,比起帳篷來更能阻擋寒風。

進入十一月中旬後,雙方基本就進入休戰狀態,士兵們閑的無聊,但雙方的最高領導層卻都更加的忙碌。

薩圖克這邊,自唐軍逼近,後方就一直不穩,盡管幾次叛亂都被鎮壓了下去沒形成大氣候,卻還是讓薩圖克平添煩憂。

張邁這邊的壓力更大!薩圖克是本土作戰,補給線不過數百裏,轉運起來代價不大。天策唐軍卻有一條達到數千裏的補給線——這還只是計算從寧遠到必勝城外的距離,如果算上天策境內各處對寧遠的支援,那這條補給線就更長了!

大量的物資從河西出發,抽疏勒以補寧遠,抽龜茲以補疏勒,抽高昌以補龜茲,抽瓜沙以補高昌,抽甘肅以補瓜沙!哪怕到了寒風凜冽季節,仍然有不知多少輜重部隊行走在上萬裏的路程上!物資從寧遠到必勝城外,路上的運輸就要加一倍以上的耗費!至於寧遠從各地抽調物資的費用,更是大到無法統計!

在大雪封路之前,到達那密河流域的補給只夠維系大軍五十天,也就是說還不到兩個月,到明年一月中旬,如果還沒有新的補給到達,那唐軍就要斷炊了!

郭洛在沿途也廣布牧場,但那也只是盡量減少補給而已,至於郭威在術伊巴爾眼皮底下的屯田放牧,那就完全是作秀給阿拉伯人和回紇人看的攻心戰術了,那幾千畝農田就算有了出產,對唐軍來說也是杯水車薪——更何況麥田最快也要四五個月後才能收割,唐軍的物資哪裏熬得到那個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