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2章 十萬騎兵頌唐詩(第3/3頁)

關隴之間不比托雲關,冬天只要不遇上大風雪也可以通行的,在這一場暴風雪,範質已經有三十多個弟子趕來依附,這些人入涼以後都住在天寧寺的廂房之中,他們一開始收到老師的書信部分人是慷慨前來,以為老師是有悲壯大事要辦,到了之後才曉得根本不是那麽一回事,範先生在涼州的市井間生活得不知多滋潤,雖然在他筆下的詩文中也學著杜甫充滿了憂國憂民的味道,然而實際的生活卻富裕、充足而優渥的。

隴西和中原之間的關系不知不覺間正越來越近,政治軍事上雖然還有隔閡,但民間社會卻變得越來越融洽——因為這兩個板塊原本就是一體,正如水之與乳,一旦碰觸自然交融,誰也攔不住。

由於魯嘉陵的默許,範質與中原文人的書信來往也越來越多,河西文人與中原文人的私信來往雖然不是從他開始,卻能夠與中原第一流文人聲氣相通,卻是從範質開始。經由範質的援引,張、宋、鄭等人也開始有了與中原文人的詩文唱和、尺牘往來,一個文人特有的網絡慢慢形成了。

洛陽。

這日馮道聚眾弟子講學,剛好他的親家劉昫也來捧場,因發現馮道少了兩個得意門生,便問去了哪裏,有一個調皮的弟子笑道:“漢笛何須怨楊柳,春風盡度玉門關。”

馮道愕然,問道:“何意?”

那弟子笑而不敢答,馮道淡淡道:“奔利處去了。”

劉昫更是詫異:“利處?宰相門下不呆,還往哪裏去?”

馮道淡淡道:“中原久處戰亂,諸節度使皆是武夫,文士皆受鄙賤,何如河西,雖其俗甚野,卻還知道尊文。其文官能上馬,武將能崇文。十萬騎兵頌唐詩,嘿嘿,這等景象中原哪裏找去?”

劉昫驚道:“十萬騎兵頌唐詩?馮相說的……是天策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