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章 群龍再動(第2/3頁)

……

七月中旬,洛陽方面也收到了來自河西的國書,國書中陳說了契丹西犯北庭的經過,希望李從珂能夠派兵北伐,至少陳兵邊境,以分契丹之勢。

李從珂急召眾大臣議事,房暠首先出列,說道:“臣夜觀天象,彗星掃過太白,果然應了西方動兵。臣已令術士占蔔,知此番西方有事,於我中原卻是大利!”

李從珂點了點頭,道:“好!”對於房暠的數術,李從珂由於吃過甜頭,一直都有一種莫名的信任感——至少是心理上傾向於去信任他。

樞密直學士李專美卻眉頭大皺,對房暠動不得搬出鬼神之事十分不滿。

另外一個樞密直學士薛文遇道:“張天策已受本朝冊封,定盟以來西線無事,足見其誠,且其人其種其文皆為華夏,諸夏受夷人侵淩,不可不援!”

自漢代以降,中原與安隴漸漸融成一體,唐末雖然隔絕,但彼此認同仍深,隨著這兩年民間往來逐漸密切,中原士人了解到安隴軍民都是漢家行徑,對安隴也不以化外視之,而當它是和吳楚閩蜀一樣的割據政權了。

李從珂在和天策軍剛剛接觸的時候曾受了張邁一肚子的氣,但真的交往下來卻獲利甚多,別的不說,光是邊境榷場的賦稅如今就已成了他養軍軍費的重要來源!而且,洛陽、長安等大城市的賦稅,以及山東、河北一些陶瓷集散地也迅速帶動起來,絲綢的價格逐步上揚,民間因為有利可為而逐步安定,經濟大局只要盤活了一個點,就有可能帶動起整個局面來,如今後唐整個國家的財政狀況都已經大大改善!

國家有錢了,李從珂便能撥出更多的糧餉來養兵,隨著洛陽兵甲的改良,地方割據勢力對朝廷的敬畏也日漸加深,原本十分跋扈的石敬瑭、趙德鈞等近來也變得越來越順從了。

因此作為一個還算務實的君主,李從珂也並不想斷絕與天策軍之間的關系,更何況這兩年天策軍在外交上也變得彬彬有禮了。

“文遇所言不錯。”李從珂道:“只是中原剛剛穩定,百姓不樂攻占,若是發動大軍,只怕會擾民。更何況……我們仍然有腹心之疾……”

幾個心腹對視了一眼,個個心裏明白:李從珂所謂的腹心之疾指的就是後唐境內的藩鎮割據!

“難道,主上竟然準備趁著這個機會削藩?”

確實,去年李從珂之所以不敢妄動削藩,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天策軍在蘭州安置了數萬人的軍屯,這讓中原大感驚駭,李從珂將注意力轉向了西面,這才無暇對內,可是,現在就是削藩的大好時機了麽?

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通,無論朝野,許多人想的便都是如何通過這個賺錢,而不想對現實作出太大的變動,如樞密使韓昭胤、樞密副使劉延朗,就都通過在榷場貿易中抽取好處了賺了個盆滿缽滿,他們是在今年收到了錢才發現,這樁“買賣”可是比買官賣官更加好賺!

但要是削藩的話,那勢必要因此後唐內部的大震動,後果如何誰知道呢?

薛文遇忽叩首道:“臣有一計,可以兩全其美!”

“何計?”

薛文遇道:“如今河西前來求援,朝廷與他既有盟約,若不出兵說不過去,再說契丹與我們是敵非友,趁此機會打擊他一番,卻也是一件順水推舟之事。只是中樞兵馬要拱衛京畿,不可妄動,然而盧龍、河東兩處,兵力頗強,足以為用。陛下何不令趙德鈞自燕雲出兵遼東,令石駙馬自太原出兵漠南,命張希崇自朔方出兵套上,俟其出兵之後,太原、幽州皆空虛,則派心腹大臣進駐,幫石、趙料理後勤。如此則與天策之盟約可全,而於朝廷也有大利!”

李從珂大喜,道:“妙,妙!果然乃是妙計!朔方那邊就不用動了,但河東、盧龍卻可以依此計行事——就這麽辦吧,你即刻擬旨!”

……

在這個割裂的世界裏頭,各方勢力因為北庭之戰而各自作出反應。

各方的反應都出自各自的立場與情報,彼此孤立地進行決策,但最後卻必將匯流起來,融入到歷史的正軌之中。

寧遠,在聽說張邁已經抵達高昌時,唐仁孝問郭洛是否該出兵了。

郭洛看著沙盤,這個沙盤是過去兩年做成的,闊達三丈,描述的範圍從涼州一直延伸到巴格達的地形,郭洛這時盯了一下北庭,跟著又盯了一下布哈拉,終於道:“雅爾、亦黑之間的道路都被塞死,薩圖克顯然不想在這裏與我們決戰,他們堅守不出,我們便很難過去。這條路還是不可以走!”

“那麽,是否走西鞬呢?”唐仁孝問。

西鞬——那可是薩曼境內!

在白水城發生變動之前,唐軍是不會想到這一條路的,但現在這卻變成了一個可能。如果經過庫巴,走西鞬,經過屏葛進入白水城地區,那麽將可以從後方橫掃怛羅斯,完成對八剌沙袞的夾攻,到了那時候,薩圖克將再一次成為喪家之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