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天策大唐!(第2/3頁)

鄭渭聽了經過,笑道:“張龍驤就是會做人。”

果然,這一日之後,滿涼州的百姓對張邁無不稱頌,市井之間的氣氛也活躍了起來,雖在寒冬之中,卻人人覺得甚是溫暖安心,孩子們也就罷了,有一點年紀的卻都道:“咱們往後有福了。之前見這位大將軍如此聲威煊赫,我們還擔心是個窮兵黷武的人,現在看來,分明是百年難得一見的聖君!他既然能夠外懾胡虜,又能內安百姓,往後我們可有好日子過了。”

這場掃雪掃了三日,由於全城出動,三日間不但掃完了街道,連許多的屋頂都清理了,第四日張邁聽說城中有些百姓頗受嚴寒之苦,便命石拔帶領沒有輪值的士兵出城伐薪燒炭,涼州百姓本來都在屋內避寒,聽到消息自發組織起來,共得二千余人,隨著數百兵將出城勞作,不但半點賞賜也不求,其家中婦女還幫忙送飯。

這一輪下來,燒得木炭十幾萬斤,張邁命士兵送到各貧寒人家,送了一大半之後,尚剩下一小半可以補貼軍中所費。

這時候第一批開到涼州的鐵匠已經在坊間開爐打鐵,張邁卻在城的另一頭找了一塊地方,趁著冬日無事,教導起鄭渭帶來的那幫沙州少年,有涼州的小兒趴在窗戶外偷聽他也不趕,到了下午又到校場,點了未輪值的將校,總結過去兩年所經歷的戰爭,講演兵法,練習武藝。

所有這些事情他都公開進行,涼州城內的百姓有來看熱鬧的,也有看著看著、聽著聽著,忍不住加入其中,張邁更從中挑選了其中資質較佳者入學入伍,他不是涼州的政務官,卻已經幫助涼州的政務官將一座涼州城料理得井井有條。

盛世時人口聚於市井,戰亂時人口散於鄉山。涼州的人口基數本為河西之冠,但大亂之余,市井難以安身,所以城中之人先是散到市郊就食,後來市郊也亂了,便下流到各處鄉村,有的甚至隱匿到山林之間,賣身為土豪、寺廟的農奴。

涼州城內本來有許多名寺大刹,但宗教場所必然依附著人口,人口一分散,和尚們也就得跟隨人流而散於四方,由於各處土豪篤信佛教,因此對有一定威望的僧侶都甚擁戴,這些僧侶駐錫各山各部,因此涼州以外的寺廟逐漸興盛起來,並成為流散各地的百姓的保護傘,如此互為因果,而使涼州諸縣優於州城,而山野鄉村的人口總數又遠過於諸縣。

及見河西漸定,又聽說張邁在涼州城內的種種德行,一些有眼光的高僧便率徒眾進駐涼州城,或選原先遺址,或擇破落寺廟,以“回歸”為名,趕緊要到這座有望重新成為西北中樞的名城來圈地盤。

這些僧侶通常都不是空身而來,既然來到,必帶著徒眾,必帶著財物,甚至會帶來信徒。一座幾十人的寺廟,必須有上百人為之提供衣食住行等諸般配套,若有數百和尚抵達,則相關的市井行當都會帶動起來。僧侶比例失控會給國家造成巨大的負擔,但在某些時候,宗教卻是能夠在一些政治無法進入的領域發揮其難以估量的作用,因此張邁對這些主動親近的寺廟都展現出一種歡迎的姿態。

在春天到來之前,涼州城竟然就逆著天寒地凍而漸漸變得熱鬧起來,而這些是李文謙在一個月前所不敢想象的。

這一年即將過去,當張邁忙著掃雪、燒炭、教學的時候,鄭渭卻在庶務之余,不分日夜地與郭師庸、慕容歸盈、孫超等人探討西北大唐官制的調整,乃至國號的擬定!

是的,盡管已經成為連契丹、後唐也不敢忽視的重大軍政勢力,但到現在他們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名城來稱呼自己。所謂安隴,所謂西北大唐,都只是在混亂期的權宜稱呼,按照大唐的舊制,安西、河西曾全部歸入隴右道,但鄭渭卻對“隴右”二字顯得很不滿意,慕容歸盈建議稱“雍”,孫超建議稱“涼”,張毅建議稱“秦”,但鄭渭卻覺得要麽太過狹隘,要麽不夠確切。

“這個稱謂,必須符合我們當前的情勢,”鄭渭說:“但是同時,他又必須是前途無量的!”

這一來可將老家夥們都考倒了,既然符合當前的形勢?又要前途無量?他們有些不明白鄭渭的意思,鄭渭道:“大家還不明白麽?我們和薩曼訂交,名義是‘大唐安西大都護府’。我們在實質上是獨立的,但大將軍卻不想在名義上自絕於華夏。現在我們雖然又兼並了河西,但我想大將軍的這份心意應該還沒有改變。”

“那麽稱雍或者涼,不就可以了麽?”慕容歸盈說。

“這兩個稱呼都太狹隘了。而且這兩個稱呼,一定下來之後,可能往後就改不了了,且又會和大唐之號沖突。”鄭渭道:“我覺得還是不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