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化水為氣,一國鼎沸(第2/3頁)

關田兩人掌管的事跟蒸汽機直接相關,鄔亞羅鄔重父子的玻璃、水泥窯,也需要蒸汽機來鼓風,甚至碎料、攪拌的工藝,有了蒸汽機,也可以提升規模和效率,降低成本。這些老夥計來現場可以理解,可安金枝來這裏作什麽?

安老爺子越發富態了,撫著大肚腩道:“南洋公司商貨往來越來越多,碼頭越來越堵。就算有龍門吊,可還用著人力畜力,一條千料海船裝貨卸貨,就要占半天泊位。聽黃卓說,這機器擡起千斤貨物易如反掌,用在龍門吊上,就算只把裝卸速度縮到一半,那也是大把大把的銀子啊。”

何止千斤,有了蒸汽機,鋼鐵廣泛應用,碼頭的龍門吊,至少能吊運萬斤貨物。有了這個基礎,才開始催生集裝箱的運輸方式。

軍事和經濟兩面諸多變化,就在李肆腦子裏翻卷不定,再看到這一幫老夥計,政治變化也在他腦子裏猛然轉動。

工人階級……英華一國的工人階級,終於要開始出現了,這才是英華一國未來大發展的核心力量。從他起事開始,各方“反動勢力”都在罵他以商賈立國,這一國毫無根基。他們哪裏知道,商賈不過是立國的鋪墊,是華夏鼎革的開端,真正的立國之基是工業,是工人。而工人階級,只可能在以蒸汽機為序幕的工業革命時代才能出現,而不可能在手工業時代出現。

“爹爹,我決定了,要當爹爹說的……發明家!”

夕夕興奮地嚷嚷著,一堆鐵疙瘩居然把兩匹馬拖得連連倒退,這事給小丫頭留下的印象太深,居然讓她立下了雄心壯志。

眾人都被小公主的誓言給逗笑了,李肆揉著女兒的腦袋,寵溺地道:“那就快快長大吧。”

這話也是說給自黃卓這個團隊手中誕生的蒸汽機,現在只是原型機成熟,距離廣泛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可看老夥計們跟安老爺子都一臉急不可耐,李肆覺得,自己不必再去催促了,來自鋼鐵、機械和航運等各行業的需求,就是最大的動力。

蒸汽機成功問世,讓李肆暫時忘卻了四面楚歌的煩惱,直到段宏時一句話將他的心神從夢幻中拔了出來。

“薛雪和陳萬策都有意進朝堂,看你怎麽安排吧。為師多提點一句,薛雪長於來往折沖,陳萬策長於未雨綢繆,兩人都有為相之才,但都還需要在各部事務上歷練一番。”

段老頭伸手給兩個弟子要官了,這個後門李肆不能不開,說實話,他還求之不得。這兩人跟在段老頭身邊已經很久了,對國政根基了解很深,再積累一些政務資歷,該能幫著李肆分擔不少政務。

李肆有些奇怪,段老頭為何也跑來看蒸汽機?不僅來看,還一改往日初衷,讓兩個弟子出山做官了?

段老頭悠悠道:“為師問過黃卓,大略明白這機器的道理。這機器……與我英華現今形勢有異曲同工之妙。水勢沸騰才有氣,蒸汽機靠的就是化水為氣,推物生力。而我英華一國,國力也如鼎爐中的水一般,現在也開始沸騰化氣了,所以四面都遇到了阻隔。這不是逼壓,而是我英華之力蓬勃而起!”

“早期收福建時,就該看出這般端倪,廣東加福建,有了商貨,有了銀錢,還有了海外之地,這一國之勢已經粗成。如今蒸汽機面世,省人力,多產出,還要催生諸多新業,這一國的形勢又將再上層樓。”

“英華鼎爐,沸沸揚揚,要如何將這氣導出,用在合適之處,而不是憋在鼎爐內,傷了鼎爐自身,這就需要你,需要朝堂下更大的力氣,就如蒸汽機的出力道理一樣。所以啊,你肯定需要幫手,薛雪和陳萬策,也有心為這一國步入新的殿堂出力。為師所料不差的話,這個關口過得好,就是千古流芳,過得不好,就是遺臭萬年。”

老頭一番話讓李肆無比欽佩,居然把蒸汽機的道理,跟英華現今的四面楚歌聯系在一起了……這理論高度,這論述的水平,真不愧是自己撿來的便宜師傅。

段宏時本已修完了《南明史》,現在又開始修《明史》,要將康熙朝時的《明史》好好清理一番,可他對英華形勢也時時在關注,現在推著兩個弟子入朝堂,也是看到了形勢正到微妙之時,希望能再多出一分力。

李肆為段宏時的心意微微感動,老頭卻道:“這可不是為你這個皇帝而為,這一國也是為師的國哦,為師還想安安穩穩地再享二十年福,修二十年史呢。”

李肆咧嘴笑了,此時他並不知道,對英華有這般“主人心態”的,可非段老頭一人。

無涯宮大中門東側,是禦門聽政會議前,朝堂諸臣集合和休息之處,被稱呼為“整禮房”。

今天是元月十二,將近元宵,整禮房裏,以李朱綬為首的一幫朝臣穿著朱紫朝服,正在等著李肆回宮。來意似乎跟往年一樣,給皇帝提前賀元宵,然後各自回家,各享元宵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