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江南路,睡獅待醒(第3/3頁)

李肆在之前那個時代還沒太深體會,但現在親眼目睹,親身觀察,他對江南經濟的認識,已經偏向第二個觀點。一句大白話,就算滿清時代的江南有“資本主義萌芽”,是“近代手工業社會”,但就靠它自己,一萬年都進化不到資本主義社會和現代工業社會。

從某個層面上看,此時的江南,隱隱像是滿清治下的整個華夏。

接著宋既道:“既然是自成一體,犬儒和宗族纏著,滿清朝廷壓著,其間利害糾葛無比繁復。要破開此局,就得另有思路。”

“剛才薛先生和向院事說到了江南的敵我之分,我倒是覺得,我們不應從現有的格局來看敵我之分,而該從未來的江南格局,倒推敵友。”

倒推敵友?

眾人眼睛發亮,這個思路好,這是變被動為主動。

宋既笑道:“這其實是世事常理,我們需要的一個穩定,並且對我英華忠心的江南。我們有商貨在手,我們有大軍在後,那麽,我們需要作什麽呢?”

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中,他沉聲道:“我們需要在江南,扶起一群新的得利者。他們憎惡官府,憎惡皇商和官商,當然,他們也必須有一定的力量,足以承攬我們的商貨,將其轉賣到江南民人手裏,同時還能應對那兩方的壓力。”

薛雪嘿嘿笑道:“漢奸……咱們要大造一批漢奸……”

這個思路是李肆早就定下來的,所謂“漢奸”,在李肆肚子裏還有另一個詞……買辦。

江南行營對此方略也很熟悉,之所以放任江南各路人來買賣商貨,就是這個目的。但宋既交代了大背景,再道出這一策,大家就覺得,之前的作法太過粗疏,沒有從一個整體層面來把控這事。

要怎麽破開一個封閉的社會體系?辦法很簡單,清除掉原本的既得利益者,扶起另一層既得利益者。古往今來,改朝換代,或者是“革命”,都是此理。放在江南此事上,原本的既得利益者,那就是官商、皇商以及占據資本層面制高點的壟斷商人。將這些人推到,把原本處於得利下層的工商推上來,由他們跟英華結合,取代那些原本的既得利益者,由此就能在大方向完成江南的過渡。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英華不僅要推倒原本的既得利益者,還要推倒原本的利益流轉制度,甚至連通宗族都要破開,其間所產生的沖突就非常劇烈。此時還留著滿清官府,就是把這些責任丟給滿清去背,雖然因隔著滿清官府一層,行事也很麻煩,但權衡利弊,英華有時間,可以花些水磨功夫。

可要怎麽扶起這批“漢奸”呢?

這是目前最大的難題,現在江南處處設卡,商貨流通很受影響。

宋既聳肩道:“怎麽扶?走私唄,給那些人兩三倍利,他們當然也得自己去解決這些問題。咱們可不是保姆,什麽事都幫他們幹完了。”

大規模走私,掀翻江南原有的商貨流通體系,這意味著一場動亂,範晉沉吟道:“也不能對他們全放手……”

宋既再道:“怕他們禍害江南民人,反而敗了英華在江南的名聲?簡單,我是江南人,來龍門的大多都是以前逃出江南的本地人,有本地人看著,行事是有底限的。”

這一番話畢,英華對江南的商貨殖民計劃,也終於大體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