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第2/2頁)

部下們被李肆這要求給引得議論紛紛。

“甲尼,能晚回去兩天嗎?這裏好熱鬧,剛來就要走……”

被格桑頓珠點中的部下一臉苦相,此刻一行人離了天王府,正朝城中心的客棧走去,即便是深夜,街道仍然紅燈高掛,人來人往。

“這一條街上的人,恐怕就比咱們木裏人多。”

看著眼前這熱鬧情景,格桑頓珠心中一抖,忽然覺得,李肆之前那般輕視,已經是對他很客氣了。

當格桑頓珠一行人在那條街上被濃脂厚粉纏住的時候,李肆在天王府也被嚴敬、尚俊和龍高山的怪異眼神纏住了。

“喂……你們不會是以為我……”

李肆這才想起,自己找格桑頓珠要姑娘這事很容易讓人誤會。

“天王怎麽對藏女感興趣?論歌舞咱們瑤女也不差,論身材長相膚色,藏女可更沒得比。”

龍高山憤憤不平地念叨著。

“沒錯,都忘了,不僅瑤女,苗女也要,這事就你去辦吧,記得找特別擅長歌舞的。”

李肆也懶得解釋,給龍高山下了命令,然後話歸正題,問起了尚俊的來意。

嚴敬趕緊告辭,這是軍國之事,他就不能湊熱鬧了。一邊走一邊想,三娘沒在身邊,這小子就心花花了,我是跟女兒說呢,還是不說呢。

“北面傳來確切的消息,清廷剛啟封了撫遠大將軍印,但具體人選還沒確定,風聲很亂。”

尚俊得來的消息,跟嚴敬帶來的格桑頓珠有所呼應,所以兩邊才會一起深夜求見。

“撫遠大將軍……早了一兩年呢,具體人選,我看還是胤禎。”

李肆眼神飄浮,下意識地念叨著。原本的歷史上,清廷和康熙對青海之事沒那麽敏感,直到策淩敦多布殺了羅蔔藏丹濟布,這才有了激烈反應。可現在他李肆在南方攪得天翻地覆,清廷對西北之事更上心了,怕的就是再起烽煙,卻沒想到,怕什麽來什麽。

雖然歷史有所變化,但李肆還是能把握到清廷和康熙的決策脈絡,胤禩雖然沒被徹底打入冷宮,卻從來都沒得過康熙的認可。胤禛跟廣東之亂有極深的淵源,康熙也絕不會選中胤禛。而十四阿哥胤禎……雖然早了點,形勢所致,胤禩和胤禛該正跳騰得歡,不管是已經有所決定,還是把胤禎丟出來緩和立儲危局,這個撫遠大將軍印,康熙多半還是會給胤禎。

“四阿哥?康熙老兒怎麽會用他?是……十四阿哥?怎麽可能?”

尚俊不解地嘀咕著,再看李肆搖頭,才醒悟說的是胤禎,心中又是茫然又是震動。十四阿哥一直默默無聞,怎麽會一下躥起?李天王又怎麽會知道這事?自己所掌的天地會,拼了老命在北京鉆營,都沒辦法沾到清廷中樞層面的邊,難道李天王在朝中另有聯絡?

想及李肆在情報上的密密布置,尚俊這個捕快班頭出身的情報頭子背後頓時出了一層細汗,李天王城府深得簡直無底啊……本以為自己的工作已經很到位了,現在看來,好像只是給力天王查漏補缺。

李肆當然不知道自己隨口一說,就引得手下的情報頭子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順著自己的思路,他繼續問道:“清廷用兵方向,有明確跡象了嗎?”

尚俊此刻想的是,李肆已經心知肚明,卻要來考校他的工作,壓住抹汗的沖動,將自己匯總的北面情報一一道來。

清廷確實有在西北大動的跡象,已經發下諭令,要陜甘青海一路準備糧秣,但這都還只屬於戰備一級的動作,不能完全說明,清廷已經將戰略重點定在西北。

“此事你跟羅堂遠於漢翼一起會商,我要一個清晰無誤的結果。”

李肆沉聲說著,他已經料定康熙還在發昏,被青海的策淩敦多布引走了視線,沒將重點定在自己身上。但這事太過重大,需要再三確認,畢竟歷史已經被他改變,有什麽異變,都在情理之中。

康熙真將重點放在了西北,那就是他李肆的絕好機會,原本判斷只有半年喘氣時間,現在怎麽也得松到一年。有這一年時間,那就不是喘氣了,而是要盡可能地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間。

東進福建,打到江南,會馬上引得康熙轉火,在這段時間裏,最佳的方向就是西面,將廣西乃至雲貴抓到手裏,到時就只需兩面對敵。

可要西進的話,眼下陸軍就三軍,主力向了西,北面和東面就空了,這可是極度危險,所以必須將清廷的動向看得十二分真切。

有了之前歷次教訓,即便目前清廷的動向已經比較明顯,李肆還是不敢托大,要情報部門再三確認。這是定下戰略決策,就得抱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