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夢與現實之間(第2/3頁)

“那也是好幾萬人啊,大多都不是兵。”

“旗人都該殺!管他是不是兵!”

正吵得熱鬧,江得道低喝出聲。

“殺不殺,都得出於公義,不是你們的私憤,代天裁決的是總司,不是你們!”

這個訓誡一直貫徹在天刑社的精神裏,江得道說得凜然,弟弟江求道和部下都再沒聲息。

可一連串的“殺”字,聽得門外的範晉心中更是迷亂,再顧不得細想剛才的問題,真到了那個時候,管小玉的命運會怎樣?

他失魂落魄地走了,營房裏,江求道嘀咕了一句:“哥你說得對,咱們不是只會喊替天行道的賊匪,但是現在怎麽看……”

後面的話聲音小得跟蚊蠅一般:“咱們怎麽都是賊匪。”

廣州城,巡撫衙門,佟法海史貽直正言語如刀,討伐著廣州知府馬爾泰。

“咱們內裏定有人通賊!你女兒到底有多大關聯?”

“你的女兒,真不是受了李肆的蠱惑,為李肆假傳消息?”

“下官在家抽了小女一頓鞭子,瞧情形,她怎麽也不該有這心思。”

“不該有?當初她一個弱女子,為何能那般熱心,徑直入李肆的巢穴?那心思從何而來?”

“下官已經將她拘管在家,再不讓她有什麽異動。”

馬爾泰竭力辯解著,卻不敢直面問題,他也看不透自己那女兒的心思,這疑問也在他心中翻騰著,為何茹喜之前那般熱心,為何就那麽順利地搞到消息?

“罷了,此事不必細究,要追下去,那位內線怕也是靠不住的。”

湯右曾長嘆,事敗之後,管源忠要去嫁女兒,自己這幫人又把氣撒在馬爾泰的女兒身上,這朝廷大事,怎麽都壓在了小女子身上?

“皇上密諭……”

湯右曾舉起一封文書,眾人頓時拂落馬蹄袖跪在了地上,迎候這文書上透過來的天顏。

“……爾等廣東官員,當為朝廷之中流砥柱,穩鎮廣東,惑賊待變……”

康熙給了楊琳、管源忠和湯右曾各一封密諭,給湯右曾的密諭是說要示賊以弱,以功名利祿籠絡李肆和他手下的親信。

“是否要下官讓出此位?”

馬爾泰心懷期冀地問著,他這廣州知府,政令出不了衙門,女兒又惹來大麻煩,已經心存退意。

看出了他的心思,湯右曾哼了一聲,都說漢人軟骨頭,可這麽多年看下來,滿人的骨頭也沒見硬到哪裏去。

“廣東鹽道糧道茶馬道等職,實務都已經被李肆控住,這些官職都只是給李肆的親信備著,而李肆本人,皇上下了大本錢!”

聽到湯右曾說出一連串的封賞,眾人臉色發白,心中都道,這升官之途,竟然還有比生在上三旗包衣家中更快的門路,那就是造反……

“廣東經略?武安將軍?誥封我的老婆,誥贈我三代父祖?”

這一連串的封賞,自然不會直接就丟過來,不然李肆拒了,這顏面可丟得結實。所以湯右曾透過安金枝的關系,將這意思傳了過來,讓李肆很是哭笑不得。

經略一職,就清初用過,平三藩後再沒這官職,而武安將軍的銜爵也是新名號,不見舊制。段宏時犀利地指出,這樣的封贈,根本不會入朝堂吏部文档,就是個空對空的把戲。

即便如此,也證明康熙已經拉下了老臉,決意要對他李肆緩緩圖之。廣東經略的全稱是“廣東兵事兼鹽糧茶馬事經略”,基本是給李肆在廣東的勢力用清廷的名義作了確認,反正這些事務權都丟了,一張誥授過來,還能讓事情看起來就像是朝廷施恩一般光鮮。

“喲,咱們還能當誥命夫人?”

嚴三娘也是冷嘲熱諷,但眉宇間卻跟安九秀一樣,總有點遺憾的味道,誥命夫人……千百年來,哪個婦人不想要?可惜這個朝廷卻不是她們的朝廷。

“這是軟的一手,硬的一手正逼過來。”

段宏時提醒道,李肆點頭,這一手他已經看到了。張文煥在惠州壓制住了那些鬧餉鬧撫恤的部下,正急速匯聚惠潮兩府的兵,要將惠州當作封住李肆東去的防線。

如果清兵壓在惠州,李肆的挪騰空間就太小了,清兵還可以憑借南澳為海上跳板,從新安、順德等地威逼青浦。所以必須將東面邊界推到潮州去,這樣就可以威壓南澳。

“看來還得狠狠抽上一巴掌。”

李肆決定了,必須再度出兵,而且不止是惠州,趁著韶州之戰的余威,將肇慶的督標也趕走,讓廣州徹底無力化,廣東腹地才能切實落入自己的掌握。

“軍心……還是有問題……”

範晉有些心虛地說著,最近幾天他都心神恍惚,再沒顧得細查,說到又要打仗,他必須要提醒李肆,不能就這麽推著司衛埋頭繼續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