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做人才是硬道理(第2/3頁)

一時間,雲雀黃鶯,高低脆柔,麗聲縈繞,李肆是由楞轉懵。定睛再看,乖乖,這三個姑娘,大的十六七歲,小的不過十二三歲,個個花容月貌。大的亮麗,小的純澀,單個拿出來都要讓人兩眼一亮,三個湊一起,李肆眼睛頓時花了。

“我還有五個未嫁的女兒,這三個年紀合適,雖然本事比九秀差了不少,可若你覺得她還缺風姿,盡管再挑一個。聽說你身邊也有個異洋小女,瞧我那十一秀……”

安金枝說到這,中間那個十三四歲的小姑娘暈紅著臉,朝李肆再深深一福,仔細一看,居然是個褐發碧眼的混血兒。

“是我收的葡萄牙女奴所生,你若滿意,徑直收去陪著九秀。”

安金枝說到這,李肆不得不出聲了,這安合官,到底是作洋行賣玻璃,還是在批發女兒呢?他可算是見識了這個時代的豪商到底有多豪氣了。

“安爺子,您可把我瞧得太重了,小子事業初成,可當不得這樣的盛待。”

李肆一邊客套著一邊想,這安金枝一生最大的成就該不是賺銀子,而是生女兒,算算他居然有了十幾個女兒!?算算十二房如夫人的女兒,都有十六七歲了,如今他不該得有個二三十房小妾!?

“盛待?不不……李肆啊,就算這三個你全都收走,四個女兒才換你這一個女婿,我都甘願。”

安金枝呵呵笑道,李肆也只是跟著呵呵傻笑,真有這麽豪爽,就不至於之前還用帳房丫頭冒充親女了。

“這真不是玩笑,李肆。若你之前徑直收下小鳳,我對你的玻璃行就沒太大期待了。你這般謹慎,就說明你手裏掌著貨真價實的東西,我當然可以放心把女兒托付給你。”

說到這,李肆正以為安金枝要步入正題,他又把話題轉開了。

“不過呢,我瞧你還沒怎麽學會做商人。”

安金枝揮手,三個女兒款款退下。

“商人之道,在於做人。”

這名言後世用爛了,李肆哦哦敷衍著點頭。

“做人的意思呢,就是多生女兒……”

接著真把李肆雷住了,好半晌清醒過來,越品反而越覺很有內涵。

“所以呢,你也得多納女人多生養。咱們商人,上靠天,下靠地,左靠官府右靠銀貨,可這些都不牢靠,靠的還是……”

安金枝肥碩手指一比,指住了自己的褲襠。

“這命根子。”

前言後語在李肆腦子裏轉了一圈,頓時一臉的啼笑皆非,這是把自己也當作命根子了。

“安爺子,原來你對這洋行的前程,還不是有十分把握啊。”

李肆開口,安金枝愣住,眼珠子轉了好幾圈,抽著涼氣,將那手翻了上來,食指收起,大拇指翹上。

“好小子,瞅得通透。”

安金枝正色,那肥肉堆叠的面孔多了幾分滄桑,他深深嘆了一口氣。

“外人都道這洋行光鮮,每日白銀出入萬兩不止,我之前還瞅著眼熱,被管大人一撮合,就在安合堂外另設行號,接下了這洋貨行之事。這半年多生意做下來,銀子是大把大把上手,可越做越驚心。”

他苦笑搖頭:“誰曾想到,這洋行就是給官老爺放錢的框。去年福建許家許樂官,因為茶葉生意沒對上縫,虧了二十多萬兩,可年底還要給督撫監督照份納錢,承攬的稅銀更是一兩都不能少。原本還能周轉著應付的生意頓時垮了,人也入了監,一大家子老小眼瞅著還在雲端上過日子,轉瞬就跌進了泥潭。”

安金枝說到的就是洋行性質,這洋行依靠清廷授予的特權做壟斷轉口貿易,除開官面和內外客戶的關系,靠的就是資本,而流轉生意從來都是一分錢做三分事。

洋行的具體運營是將洋人的貨物盡數買下,負責發賣給內地商人,同時從內地商人那買到洋人要的貨物。此外還要承攬關稅、上供皇室的諸項“貢差”,至於對官府的打點,更是大頭,這之間有什麽天災人禍,資金鏈跟不上,那就等著破產。

當然,也正依仗著壟斷特權,行商也個個是暴發戶。廣州十三行的代表人物,怡和行伍浩官伍秉鑒,能坐擁兩千六百萬兩白銀的家產,靠的無非就是壟斷。

但對清廷來說,這就是個豬圈,養肥了就殺。接近兩百年間,洋行商人絕少有歷二代而繼的常青事業,即便是伍秉鑒,在世之時,他的怡和行也被清廷榨幹。

“這更是個神仙地,十年前,內務府的某個大人物,原本在北方作鹽務,後來生意砸了,從當時的太子爺那買到了獨攬洋貨買賣的生意,頓時讓廣州的洋行垮了大半。後來還是林陳何安幾家行商買通了總督和海關監督,跟著英吉利商人一起用力,這才頂住了那位皇商。哦,那個安,正是我安家的遠房叔伯。現在麽,這洋行成了各路神仙的香餑餑,誰都要伸手,我可不就是管大人牽進來的一只手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