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戰未央(第2/5頁)

劉繼業這話說的有點無禮,皇帝垂詢,他卻把球又踢回去了,可是他說的確是實情,無需什麽賢君能臣,如今漢國的情形,人人都心中了然。這番話說完了,劉繼元居然沒有生氣,他目光閃爍不定地也不知在想些什麽,過了許久,才緩緩說道:“繼業,朕若想戰,可有一線生機麽?”

劉繼業正色道:“陛下,若決心一戰,便須存必死之心,舉國臣民,皆有與城偕亡之志,或可抵住宋國虎狼,若心存僥幸,猶豫不定,那還不如降了吧。”

這話說的更加無理,劉繼元臉上反而帶出了幾許笑意。他多疑好殺,寵信奸佞,朝中文武,都使人暗中監視,但聞什麽風言風語,出手殺人毫不猶豫,可是對劉繼業這個義弟的忠心,他卻從無半點猜疑,這個昏君如此信賴劉繼業,也算是一樁奇數。

他伸出手來,一拍禦座扶手,說道:“好,那朕就決死一戰,朕該如何守城,你可心中有數麽?”

劉繼業拱手道:“請容臣取地圖來,細細稟與陛下。”

劉繼元頷首答應,立即有兩名金瓜武士取來一副長長的地圖,就在金殿上徐徐展開,劉繼業走上前去,只見地圖上山川地理,一應俱全,文武大臣都往兩旁集中了一下,擠在一塊兒看著這副地圖。劉繼業走上前去,指點道:“陛下請看,趙光義以潘美為北路都招討使,親率大軍,已至平定。米信、田重進並為行營指揮使,已至平城、太谷。崔彥進、李漢瓊、劉遇,各領一路兵馬已抵達祈縣、大通關、狐突山。雲州觀察使郭進,已到盂縣,北東南三面已成水泄不通之勢,而西面,折禦勛、楊崇訓、楊浩,已兵至嵐州,不日將至樓煩……”

雖說眾文武早知此番宋國大軍雲集,漢國已是甕中之鱉,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可是聽劉繼業這樣一說,親眼看到四面八方所有道路盡被宋軍圍住,正步步為營,向晉陽城縮緊了包圍圈,還是驚得面如土色,劉繼元本來就沒有血色的臉龐也變得更加蒼白。

劉繼業卻神色從容,好象說的事與他全無關系,他又說道:“反觀我漢國,如今兵源枯竭,都城之中步騎一共不過一萬七千人,控弦之士五千人,外圍城阜共有士卒不足一萬人,這就是我漢國全部的家當了。”

眾文武的呼吸不由緊迫起來,劉繼業道:“如今宋國兵強馬壯,以如此威勢,一路逼來,全無顧忌,我們再也不能分兵襲擾,阻其進路。晉陽四城但有一處攻破,就再也抵抗不得,如今沒有契丹為援,如想抵擋宋國大軍,幾乎沒有可能。”

劉繼元立即捕捉到了一縷信息,身子倏地向前探了探,追問道:“幾乎沒有可能?那就是還有一線希望了?”

劉繼業沉默片刻,躬身道:“臣說過,除非陛下存了必死之心,舉國軍民,抱定與城偕亡的決心,否則……與其冒險一戰,不如現在投降。”

劉繼元凝神注目劉繼業良久,慢慢坐直了身子,熱切的表情漸漸恢復了一向冷漠寡情的模樣,陰柔地道:“國難當頭,存亡一線,朕是決心與城偕亡,決不降宋的。李惲、錢順、羅勛、高思陽、李順楊、張子彧等人,食國家俸祿,卻不忠國家之事,國難當關,忝為朝廷重臣,卻只為一己打算,罪無可恕!著即退出殿去,午門斬首!其一門老幼,盡皆磔死!”

正跪在殿上的文武大臣聽了這個命令,一時如五雷轟頂,紛紛搶前哭拜乞命,劉繼元冷酷地俯視著他們,淡淡地說道:“還不執刑?”

一大群金瓜武士沖上殿來,不由分說抓起那些文武便拖出殿去,旁邊不曾勸降的文武官員一個個看得心驚肉跳,這時劉繼元又換了一副笑容,俯身看向劉繼業,親切地道:“朕意已決,你已看到了。愛卿計將安出?現在……你可以講了。”

……

三月初,向陽的一面山坡已冰雪消融,青青野草鉆出了地面,悄然綻出春的綠意。而背陰的一面,仍然覆蓋著一層白雪,只是雪已化得薄了,走上去,凍土也已融化,很快就在馬蹄下變成一片泥濘,泥土和雪攪在一起,變成了肮臟的灰黑色。

河水業已融化,河道的邊沿還有薄薄的一層冰,清澈的河水在冰下奔淌,把冰層越掏越薄,稍有些動靜的震動,可能就會有一片冰塌下去,迅速被河水融化。不過這時的河水仍然寒冷刺骨,絕難跋涉,就算戰馬都要迅速淌過淺溪河流,否則在冰冷的河水中是支撐不了太長時間的。

這裏一路東去,有許多汾水的支流,前方眼看出現了一條較寬的河流,約有五丈多寬的一條大河,雖說冬季河水不夠充沛,最深的部分只有中間大約一丈四五的部分,可是加上兩側不及腰深的部分,想要步行跋涉可是一件十分頭痛的事,且不說人馬是否承受得起,就算強行涉水,恐怕許多人都要凍出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