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下馬威(第2/4頁)

“好,好!”

李光岑欣喜地道:“掃蕩天下,就要這樣光明磊落的胸襟,若是對內對外都只一味的玩弄詭計陰謀,何人肯為你效死。”

楊浩道:“浩兒正做此想,所以才要向眾官吏攤牌。”

他頓了一頓,又道:“義父一定要按時吃藥,遵從醫囑,好生地將養身子,有朝一日,兒還要陪伴義父一同風風光光地返回夏州城呢。”

這一陣說話,見李光岑就已有些精神不濟,楊浩料他得知自己歸來,一直在這兒欣喜相候,始終不曾睡下,恐怕早已疲憊了的,便道:“兒還有很多事想與義父商量,卻也不忙於一時,眾官員還在外邊相候,不宜讓他們等候過久,義父先歇下,忙完了這些事情,浩兒再來探望義父。”

他輕輕一笑,低聲又道:“浩兒既已回來,立即會著手準備,後日,便建府開衙、升格節度,名正言順地開創我蘆州大業。”

……

楊浩出來,說明方才已拜木團練為義父,不知真相的官員也都知道楊浩與木團練那是同生共死闖出來的交情,如今他官居太尉,不但如此看重舊人,見他膝下無子,還能拜他為義父以盡孝道都是十分的感佩。

楊浩也不多言,便率領眾官員趕回了府衙。

坐在那個熟悉的位置上,面前還是昔日那些熟悉的面孔,楊浩看在眼中感到份外親切,而在蘆州眾官吏眼中的楊浩,卻與往日有著太多不同。

他成熟了,不再是那個從霸州一家仆一步登天坐上知府寶座,成為一方牧守的草莽英雄,這兩年來,他走南闖北,文爭武鬥,見過了太多的場面,歷經三國,見過三個皇帝、三個皇後,與他們鬥智鬥勇,眼界開闊了,胸襟氣度便截然不同。

昔日的楊浩,只是特賜銀魚袋的一個六品知府,坐在這大堂上時,就像是坐在聚義廳上的仁義大哥,親善有余,氣度不足,所生的威儀連他那套綠色的官衣都壓不住,更莫說讓官員們心生敬畏了。

此刻,他是橫山節度使、檢校太尉,文武兩途皆至人臣巔峰的人物,但是舉止氣度雍容華貴,一襲黑底金蟒的官袍穿在身上,也是輕松自若,絕沒有一絲拘謹突兀的感覺。他已脫胎換骨,舉手投足,雍容自顯,雖然他仍是談笑晏晏,和藹可親,可是一種無形的威壓不知不覺地便影響到了眾官員的心理,敬畏自生。

這兩年,他們做了許多事情,所有的事情都是圍繞著楊浩去做的,而楊浩卻始終不在蘆州,哪怕李光岑、丁承宗再如何善於鼓動人心,積蓄力量,主心骨不在,對他們來說,總有一種虛無縹緲、不著實地的感覺。

如今楊浩回來了,當初的一塊璞石已經磨礪成了一塊美玉,對他們來說,自然有著非比尋常的重大意義。他們都殷切地望著楊浩,兩年來,種種秘密的籌備,都等著楊浩來揭開,他們的錦繡前程,都等著楊浩來帶路,他們現在都急切地盼望著,盼望著從楊浩口中聽到他們最想聽的那句話,那句徹底改變蘆州命運的話。

然而楊浩顯然比任何人都沉得住氣,他與眾人敘著家常,聊起自己這兩年來的種種經歷,但是對他回到蘆州以後的打算卻只字不提,也絲毫不談及蘆州這兩年來秘密進行的諸多事宜,撩撥得眾官員都有些沉不住氣了。

楊浩將眾人的反應看在眼裏,卻故作未見。力還沒有蓄夠,勢還沒有造完,豈可倉促,從一開始,他就是被命運推著走,從現在起,他要把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從容調度,建衙,締盟、取銀州,內政、外交、耀武力,在眾望所歸的時候,振臂一揮。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沖天……

……

官員們帶著滿腹的疑惑和失望退下去了,紛紛去與範思棋、林朋羽、木恩等追隨楊浩起家的官員們揣摩楊浩的心意,商量相應的對策,大堂上頓時一空。

楊浩垂下目光,微微地蹙起了眉頭:有一個人,他還沒有見到,這個人,在如今的蘆州擁有極大能量,絕非一個籍籍無名的人,怎麽可能對他避不露面?而且,無論是木恩還是義父,私下攀談時也沒有提起這個人,這是怎麽回事?

丁承宗!

丁大少爺的心思,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他也知道,整個蘆州再也沒有比丁承宗更熱衷於輔佐他成就大業的人了。仇人都已經死了,往日的恩怨已經成了過眼雲煙,丁承宗兄妹為他默默地做了許多事,所圖不過就是盡釋前嫌,重歸於好,怎會對他避而不見呢?

楊浩百思不得其解,他輕輕地搖了搖頭:你既然沉得住氣,那我便不聞不問,我就不信,我已回到蘆州,你與我避不見面,就能解開心結,繼續做你的影子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