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勢如破竹(第3/4頁)

大帳裏靜悄悄,諸部頭人屏息不語,一時靜的連一根針落到地上都聽得到,不但諸部頭人臉色難看,就連蘇喀臉上的假笑也掛不住了,楊浩卻豁然大笑道:“李大人不愧是統兵的將領,好威風、好煞氣呀。居安思危是好的,不過大人是不是有些杞人憂天了呢?下官一路行來,只見各部落安居樂業、和睦相處,由此可見李節度公正嚴明,禦下有道,想來應該不會有人去勾結吐蕃、回紇、或者契丹人,對我大宋有所不利吧?”

李光儼一再強調李家,楊浩則扯住大宋的招牌不放。他這安居樂業、和睦相處的話一說出來,各部頭人臉上都有些尷尬,前不久,野離氏還匯合黨項七氏同夏州打的不可開交呢,橫山那種三不管、三都管的地方,諸羌部落更是亂成了一鍋粥。

夏州一與府州、麟州開戰,他們就今天幫著這邊,明天幫著那邊,忽敵忽友打得不亦樂乎。夏州要是與府州、麟州休戰,橫山大小部落之間間就今天你來偷襲我,明天我去攻打你,總之,一年到頭也沒個消停時候,這樣的情形,哪裏談得上和睦相處,安居樂業。李光儼那番話分明是警告各部不要與蘆嶺走的太近,但楊浩這番明褒暗貶的話一說出來,可連他們都覺得有些不堪了。

可是李光儼卻毫無慍色,呵呵笑道:“我草原上的漢子,性情直率,一言不合,刀兵相見的事也是有的。但那都是意氣之爭,鋼刀還了鞘,裹一裹傷口,大家依然是兄弟,不會因此生了嫌隙。畢竟,我們同宗同祖,是一家人嘛,打斷了骨頭還連著筋呢。但是誰若勾結外人,那就再無回旋無地了,我李光儼眼中,可是不揉沙子的。”

楊浩微笑道:“下官今日能在這裏大會諸部頭人,談笑風生,痛飲美酒,正因有李大人這樣的豪傑鎮守銀州,為我西北屏障,抵禦外敵。李大人恐起內患,自是道理。只是……吐蕃也好、回紇也罷,對我西北莫不虎視眈眈,如今南吐蕃生起事端來,他們見有機可乘,難保不會趁機發難,李大人身為銀州首腦,遠離中樞,莫非是智珠在握?”

李光儼淡淡揚眉,含笑反詰道:“我銀州森嚴壁壘、牢不可摧,楊大人以為,誰人能破?”

……

納木罕破城了。

七星驛是銀州外圍第一驛,雖說銀州北面如今形勢緊張,但南線久無戰事,戍卒已喪失了基本的警惕,大膽行兇,冒名入城,要誑開城門揮軍直入並不難。真正叫人擔心的是烽火台。烽火台一旦傳出訊號,那對其余諸驛的計劃就只能放棄。

他們輕騎趕來,既無輜重、也沒有攻城器械,唯一的選擇只能是速戰速決,銀州方面是不會給他們強行攻打各軍驛的時間的。同時,也只有順利拿下第一關,不使消息張揚出去,才能順利剪除以後幾座軍驛,創造一個不可能的奇跡,重創銀州。

七星驛如此懈怠,其後幾座軍鎮只會越來越懈怠,對已經通過前邊諸驛的人馬的戒備和檢查越來越流於形式,甚至連形式沒有了。從小養在籠子裏的老虎,連一頭牛也鬥不過的。耽於安逸的諸驛駐兵,也不會是一支令人聞風喪膽的草原勁旅。

所以對這七星驛,楊浩很是下了一番功夫,為求穩妥起見,他先派了小巧騰挪功夫相當不錯的穆羽和壁宿化妝成姐弟趕到七星驛,尋找機會接近烽火台,又讓木魁帶領十多名神箭手帶了自己剿來的腰牌冒名闖關,目標還是烽火台。下了這雙保險,就是要確保烽火台上不會燃起一道狼煙。

木魁等十幾個先行入城的人,分別占據了烽火台周圍茶館、酒肆臨窗的桌子,另外幾個則逡巡在營盤柵欄外面,似乎在尋找著解手的地方。如果不是壁宿和穆羽已打入兵營,他們就要從各個方向同時發箭,利用他們百步穿楊的神射之技射殺烽火台上的戍卒,然後迅速靠近,阻止有人再登上去,同時發訊號通知後隊破城。

如今壁宿和穆羽既已成功潛入,烽火台上到底有幾名戍卒,他們能夠探到準確消息,由他們動手更加保障,木恩等人就完全成了替補。當七星驛城門上傳出急促的警號時,穆羽已經得手,並發出了訊號。

一聞號角聲起,木恩等人也突然動了。坐在茶館裏、酒肆裏的大漢突然像屁股底下安了彈簧似的跳起來,發足便往對面的烽火台奔去。正逡巡在烽火台外圍欄旁的幾個大漢拔出腰刀,嗥叫著沖過去,一刀壁開柵欄,便撞了進去。像一頭頭尾巴上著了火的瘋牛,瘋狂地直撲烽火台下。

與此同時,搶進城來的兩百多騎猶如一股洪流一般沿著大道席卷過來,直撲守城戍卒的軍營,一路上人喊馬嘶,蹄聲如雷,咆哮聲震耳欲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