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第2/3頁)

所以主角要走的路嘛……

你猜^_^

是否依舊以穿越為開頭,我還沒想好,不過故事會一樣的精采。

我喜歡寫真實背景下的故事,如果是全架空的寫法,我不需要任何考據,哪個朝代的逸聞佚事、民間傳說、政治制度、文化知識、衣裝款式,我都可以拿來一用,而書評區裏那些對歷史知識相當了解的臥虎藏龍們挑不出半點毛病。

但我不喜歡,我不會為他們的悲歡離合而感動,我不會為他們對國家民族的情感而感動,我不會為他們國家的強大和富饒而感動,我完全沒有代入感。一個完全脫離了真正歷史背景的歷史故事,我完全沒有代入感。

下本是唐朝。

當我說出這一點時,聽到最多的就是:“你要寫肥婆麽?”

這是被一些人給刻意誇大了的假象,須得糾正。

只要仔細看一下唐朝著名畫家閻立本的《步輦圖》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圖》,不難發現,畫中的宮女、仕女,根本說不上肥胖。

她們的身材,實在都是相當纖瘦的。唐明皇讓高力士派京兆尹(首都長安市長),“選人間女子細長白者五人,將以賜太子”。可見,玄宗時代選美標準,也跟今天一樣:身形苗條,身材高挑,皮膚白皙。

如果一個部落,自古以肥胖為美也就罷了,可是你能想象先秦兩漢隋晉以來一直保持的審美觀,一到唐朝就來了個徹底的大變樣?可能麽?

風氣的改變是有,唐初繁榮昌盛、豐衣足食,正如詩聖杜甫詩句所記“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稟俱豐實”。人們有條件吃飽穿暖保持健康豐滿的體格。

唐代開放兼容並包,當時與唐交往的國家有130多個,國力強盛與文明發達,使唐人充滿自信,不同文化的影響、交融,使唐人不拘於傳統,眼界開闊,熱烈放姿。

唐代民族融合,唐人民風開放尚武大有胡風,而遊牧民族的風格不欣賞弱不禁風的美,以此種種,風尚有所改變。

所以唐人審美的潮流是有別於傳統的苗條和骨感的,但那是一種健康、性感、富有朝氣的美,而不是肥胖。正如美國六七十年代流行骨感美,而現在是健康性感的豐腴美,可你能說那就叫肥婆?

當時最標準的美人應該是面如滿月,胸大臀翹小蠻腰(我也喜歡^_^)

尖下巴、瓜子臉,平胸窄臀細若楊柳的姑娘肯定不是當時最標準的美人,但是長成這樣的漂亮姑娘,也絕不至於被人看成醜女。

鵝蛋臉看著比較有福氣,尖下巴則有點狐媚子,幹幹瘦瘦不像個益夫的樣兒,胸大屁股大好生養……,多少年後依舊是一些老太太選兒媳的標準,然則哪一種在她們眼裏是醜的?

唐朝公主中擅長打馬球、踢蹴鞠的不在少數,擅舞的美人都擅長綠袖舞、胡旋舞,這胡旋舞類似現在的肚皮舞,白居易的《胡旋女》詩中寫,“左旋右旋不知疲,千匝萬周無已時。”肥胖之人別說連續轉上千圈萬圈,估計一百個圈下來就一頭栽地,動彈不得了。

說到楊貴妃,相比於當時同樣的梅妃等美人而言,確實是更顯豐腴些,梅妃甚至以此嘲笑過她,如果唐朝以肥為美,梅妃的嘲諷豈非成了贊美?

她27歲被唐玄宗冊封為妃,宮中畫師為她做畫時她都三十多了,豐腴一些豈非正常,即便如此,唐玄宗也取笑過她有些胖,有一次唐玄宗看書,楊貴妃問他在看什麽,唐玄宗便笑,說你一定不喜歡。

楊貴妃搶過去一看,卻是漢朝的書,寫的正是趙飛燕一段故事,楊貴妃不服,便說:“我的舞蹈比她跳得好。”由這一段也可看出唐人的健康美並非以肥為美,這環肥燕瘦是到了宋朝,由蘇東坡的詩才傳開的,唐玄宗和楊貴妃是有真感情的,她一人稍胖,實非大唐主流。

白居易寫詩贊他最喜歡的兩個妾:“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很難想像是個大胖子。

那所謂的胖,其區別大抵也只是瑪麗蓮夢露和奧黛麗赫本的區別。

為了寫好唐朝,我自己搜集,並委托幾位書友幫我搜集了大量有關唐朝的文章和唐人小說,閱讀消化它需要一段時間。

我要揣摩那時的社會風貌,揣摩那時有代表性的男人和女人的人物性格和精神風貌,我收集了大量史料,包括對武則天性格的心理分析,這些東西看過之後不會大量加入我的小說,過於考究不如注重故事性。

沒有必要在這些地方寫實,比如查閱一些史料,唐人稱父親為哥哥,父親排行老三,便對人說我家三哥,如果這也照實寫,恐怕我得處處加括號以注明其真正身份了,實無必要,而其風格也不體現於此。

我寫的是小說、故事,而非論文,不會那麽全面介紹這個社會的一切,只通過主角的雙眼去看他們所看到的一切,故事之外的話題少提,增加故事性。我只是要在心中先對那個時代有個比較準確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