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章 逐白狐(第2/2頁)

當初朱高燧離開金陵赴北京就藩的時候還是一位剛剛長成的少年,如今則不然,他就藩北京已經差不多快十年了。趙王就藩北京之際,皇帝便下旨,詔命有司,北平政務皆啟趙王而後行。趙王這些年來但凡北京政務莫不過問處斷,威權日重。

他又領著常山三護衛。以他趙王身份,這常山三護衛,所挑選的士卒自然都是邊軍中一等一的豪傑,兵器甲胄、諸般軍需,也是可著他先來供應,常山三護衛的戰力比之當年的燕山三護衛也不遑稍讓,久久熏陶之下,這位趙王確實威嚴日增,眼下的他,比起久居金陵,受江南金粉溫柔風氣侵蝕下的漢王朱高煦,似乎更具幾分霸氣。

朱高燧看見夏潯,嘴角微微一勾,淡笑著揶揄道:“本王已經聽說,國公要到北京來,只是沒想到,國公身負要事,居然還有閑心遊賞打獵,呵呵,著實出乎本王的意料之外。”

夏潯謙遜地道:“殿下說笑了,臣現在哪還有什麽要事,皇上念臣多年操勞,這是放了臣的大假,叫臣賦閑休假來著。”

朱高燧嘿嘿一笑,目光掠過夏潯身後幾名侍衛馬股上所馱的獵物,見只有幾只小兔,不禁有些好笑,說道:“聽聞國公喜拳腳,好刀槍,卻不擅騎射,今日看來卻也不然,國公的收獲頗豐嘛!”

夏潯睨了眼朱高燧身後跟來幾匹馬上馱著的獐、鹿、雉、狐,笑道:“殿下過獎了,臣本不擅騎射,此番遊獵,就是放馬散心而已,就是這些兔子,也是臣的女伴所射,並非微臣的功勞。”

聽說是夏潯的女伴,朱高燧只當是他家眷,倒是不好多問,他轉眼一看,向手下人問道:“那只白狐呢?”

有侍衛答道:“稟王爺,已經使人追下去了。”

朱高燧聽了便不再問,他將弓掛好,馳近夏潯,向只有兩個人才能聽見的聲音似笑非笑地道:“國公北來,貌似不甚得意吧,怎麽還有如此雅興?”

夏潯坦然道:“人之命運,半由天定,半由自己。天定的一半,自己把握不得,自己掌握的一半,若再隨波逐流於天定的一半,喜怒不由自己,殿下以為,那是幸或不幸呢?”

朱高燧深深地看了夏潯一眼,說道:“天定的一半,未嘗就不可爭取。”

夏潯眉鋒一挑,道:“天命可爭麽?臣願聞其詳。”

朱高燧笑了笑,嘆息道:“國公為國為民,出生入死,可謂勞苦功高。尤其是力保太子,數挽危瀾,卻不想致有今日,而太子卻無只言片語為你公道。高燧雖與太子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也為國公抱不平呢。”

夏潯淡淡一笑,並不接話。

朱高燧睨他一眼,不甘心地又試探道:“本王就藩北平,九邊軍機盡在掌握,所缺乏者,正是一智勇雙全之人。國公能來北平,本王聞之甚喜。以後諸多大事,還要向國公多多請教呀。”

夏潯伸手一指,笑道:“殿下請看,我那女伴回來了!”

朱高燧被他岔開話題,心中頗為不悅,扭頭一瞧,只見一騎馳來,仿佛一朵冉冉而至的黑雲,不由目光一亮,脫口贊道:“好騎術!”

小櫻人馬合一,飛馳如電,任那駿馬起伏奔騰,馬鬃迎風獵獵,她卻似與馬背合為一體,這等騎術看似與人並無不同,內中大有奧妙,既不顛簸自己,又不會讓馬匹產生額外的負擔,的確是一等一的騎術,朱高燧是大行家,自然一看便知。

小櫻飛馳而至,到了夏潯馬前猛地一勒馬韁,那馬戛然而止,連草皮都沒踏破一塊,這一手比方才朱高燧的常山三護衛的馬術則又高明不止一籌了。朱高燧定睛看她,十七八歲年紀,十分的俊俏嫵媚,眸光微帶藍色,似乎有些異族血統。

夕陽下,她一身獵裝,細腰襯得酥胸豐挺,蜂腰長腿不似漢家女子的嬌弱秀氣,卻是挺胸直背,倍顯精神。朱高燧原聽夏潯說攜了女伴同來,還以為是他的妻眷,可是瞧這少女,線條柔和的粉色唇瓣,唇上一抹淡細汗毛,卻是個還未開臉的姑娘,不禁陡生詫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