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覆雨翻雲(第2/2頁)

劉玉玨一聽夏潯就在詔獄,心早就飛了,恨不得立即插翅趕到詔獄,急忙便道:“那我這就去!”

紀綱道:“好好好!來人呐,來人!”紀綱呼喝兩聲,喚過一個校尉,道:“去,把紀悠南給我找來,叫他陪同劉鎮撫往詔獄一行!”

詔獄裏,黃真也學夏潯一樣,擡頭望著天,不過他沒舉手,原以為舉手不過是舉手之勞,誰知道這手中什麽都不拿,舉久了也是重如灌鉛。黃真不是在吐納,他是在擡頭看天。天窗上立起了斜坡狀的窗蓋,通風采光依舊不耽誤,卻不致叫雨水落下來。

不過今天的雨不大,風雨飄搖,便有些雨絲從天窗裏飄下來,黃真嗅著那雨絲,好像那雨絲也充滿了自由的味道。他問過牢頭了,這詔獄裏還有三分之一的監舍,要按現在這速度,把所有的監舍都塞滿犯人,最快還得半個多月,所以他也不著急了,只當在此修身養性。

十多年的相處,他對夏潯的信賴實已達到了一種病態的地步,他是無條件的信任,夏潯說沒事,他就認定了一定沒事。夏潯說等這詔獄住滿了人,就是他們出獄之時,黃真也就一字不疑地信了。

“咣啷!”黃真的耳朵馬上豎起來:牢門又開了!

紀悠南陪著劉玉玨走進詔獄。

詔獄深處,黃真擡頭看看天窗,不是吃飯的時辰,也不是巡牢的時辰,黃真的心情馬上愉快起來,他興高采烈地跑到牢門邊,攀著柵欄往外瞅,心中只想:“又進來人了,老夫出獄指日可待!”

※※※

翌日,難得是個好天氣,一大早就按照上朝時間趕到午門外的文武百官,把需要呈奏皇帝的事情都寫成了奏章,午門下搭了一張桌子,後邊站倆小太監,將奏章一股腦接了,便把宮門“砰”地一聲關了。

皇帝在城樓上批閱奏章,偶爾擡眼看看城下,觀望觀望“風景”,放松放松眼睛。文武百官都在自己的跪位上,繼續展開辯論,辯論依舊是辯論,只是聲音小了許多,不復昨日的洪亮和激烈。

有些官員聲音已經啞了,有些“跪位”是空著的,那些官員體格太單薄,昨天在雨中跪了好幾個時辰,病了,已經向皇上告了假。朱棣批著奏章冷眼看戲,很快就把手頭的奏章處理完了。

奏章之所以處理的快,是因為這幾天的奏章主要內容都是關於易儲和遷都的,再不然就是一些官員趁機公報私仇、利用結黨事件彈劾某某官員的,而這種奏章他全都挑出來擱在了一邊,未予處置。

此刻,真正關乎國計民生的政務都已處理完畢,是到了整頓這場風波的時候了。朱棣拍拍被他專門挑出來的那摞奏章,對沐絲吩咐道:“把這幾天留中不發的奏章,都拿出來吧!”

“奴婢遵旨!”

沐絲答應一聲,急急轉身而去,片刻工夫,捧了厚厚一摞奏章上來。

朱棣又道:“叫朱勇和紀綱都過來!”

成國公朱勇和紀綱早在耳房喝茶候著呢,一俟傳喚,立即便到。

朱棣提起筆來,抓過奏章,翻開扉頁,提筆一勾,便往紀綱懷裏擲出一本,朱棣成竹在胸,怎麽處理早已心中有數,厚厚兩摞奏本,不一會兒就都到了紀綱懷裏,朱棣把筆一擱,冷冷地道:“凡是被朕勾了名字的人,全部拿下!”

紀綱臉皮子繃得緊緊的,連忙答應一聲,便與朱勇匆匆退了下去。

耳房裏,有兩個書辦一大早就候在那兒,在成國公和紀綱面前,他們沒有座位,只能一直站著,朱勇和紀綱出去之時,他們才活動了一下身子,互相談笑幾句,這時一見國公和紀大人回來了,趕緊神情一肅。

紀綱匆匆趕到書案前,把那些奏章往桌上一放,先向朱勇道:“國公,請!”

朱勇點點頭,繞到案後坐了,紀綱便也在他側首加的椅子上坐下,向兩個書辦點點頭,沉聲道:“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