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趙欽差(第2/2頁)

馬哈木與太平、把禿孛羅一齊向趙子衿望來,趙子衿昂然而坐,也凝視著他們,卻依舊沒有起身的意思。

馬哈木的目光緩緩落下去,落到趙子衿手中那口明黃色團龍圖案的綢匣上,他的目芒微微一縮,忽地扳鞍跳下馬來。

趙子衿仍舊端坐不動,等到太平和把禿孛羅也下了馬,三人站定了身子,趙子衿才緩緩站起,將手中錦匣一舉,高聲道:“聖旨下,瓦剌三王跪接聖旨!”

夏潯站在隊伍中看著,目中微微露出一絲笑意。

瓦剌三王在自己的營門口兒迎接大明欽差,還用得著騎甚麽馬?他們不過是想在雙方見面的時候,能在這種無聲的交鋒中占個上風罷了,只要趙子衿稍有慌亂,先下了車,他們就在瓦剌部這麽多將士面前撈足了面子。

可是像趙子衿這樣的讀書人,別的錯誤也許會犯,關乎一個“禮”字時,他們比任何人都講究,又怎麽可能犯錯。

瓦剌三王是大明皇帝禦封,爵位在他之上,但是在頒旨之前,他就如朕親臨,斷沒有先行下車,拜謁三王的道理。

這趙子衿腦瓜轉的甚快,顯然他也明白了瓦剌三王的用心,所以馬上還了一拳。這聖旨,他完全可以等到進了營寨之後才宣讀,他卻偏偏站在車上宣旨,正是要叫瓦剌三王在他們自己的部下面前下跪低頭。

瓦剌三王眼下可不敢與大明抗衡,略一猶豫之後,馬哈木終究還是踏前一步,單膝跪倒,一手撫胸,用草原上承接大汗旨意的禮節跪了下去。太平和把禿孛羅見狀,也只得跟上一步,依禮跪倒,齊聲說道:“大明順寧王馬哈木(賢義王太平、安樂王把禿孛羅)恭聽聖旨!”

趙子衿身後大明武士們盡皆勒馬肅立,一動不動,瓦剌三王身後和左右那些持戈而立、跨刀躍馬的武士也都肅立不動,屏息靜聽。

天子詔命不入軍營,他們既著戎服,又非接旨人,故而只須肅立靜聽即可。

一時間,只有風吹旌旗的獵獵之聲。

趙子衿見瓦剌三王跪倒,心中大定,稍稍有些忐忑的心也平靜下來,他伸手一扯錦匣上系著的黃綢繩兒,任它隨風飄去,隨即打開錦匣,取出一軸聖旨,緩緩展開,朗聲宣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宣完了聖旨,瓦剌三王山呼萬歲,趙子衿這才卷起聖旨,一步步從車上走下來,將聖旨交到馬哈木手上。馬哈木高舉雙手接過聖旨,站起身來,對趙子衿道:“欽差大人遠來辛苦,且請入帳,我等已備下美酒,為欽差大人接風洗塵!”

趙子衿這時才放松了表情,向三人拱拱手,滿面春風地道:“三位王爺客氣了,下官豈敢當先,三位王爺先請!”

……

大帳中,長幾兩排,左右分列。案上滿布美酒佳肴,山珍野味。雖然菜肴不及中原細致,花樣百出,但是粗獷的草原風格,卻也別有一番風味,尤其是那整只的烤牛,大盆的手扒羊肉,再配上那大號的酒碗,確實容易勾起人的食欲。

矮幾後面,趙子衿舉起杯來,微笑道:“下官在金陵時,便久仰瓦剌三位王爺的大名了,不想今日竟有與三位王爺共謀一醉的機會。呵呵,趙某如今就借王爺的酒,還敬三位王爺,請,請滿飲此杯!”

馬哈木和太平、把禿孛羅一齊舉碗,與趙子衿遙遙一舉,仰起脖子來咕咚咚喝的涓滴不剩。趙子衿放下酒杯,又呵呵笑道:“下官在來時路上,只見羊羊成群,萬馬奔騰,瓦剌之富庶,由此可見一斑。方才在營前,又親眼見到了瓦剌勇士們的無敵雄風,三位王爺是瓦剌諸部的首領,有如此強兵在手、又有無數牛羊為後盾,足以笑傲天下了!”

“不敢不敢,欽差大人過獎了!”

馬哈木連忙擺手道:“瓦剌能有今日,全賴皇帝陛下庇佑。自我瓦剌歸順天朝以來,彼此兵戈不興,休息養民,我瓦剌部才日漸興旺起來。笑傲天下麽,呵呵,不過是癡人說夢,我等實不敢存此妄念,就算是笑傲草原那也是不敢想的,只要我瓦剌部能夠守住自己的草地,不受他人欺淩,叫轄下牧人都能有衣穿、有飯吃,心願足矣!”

趙子衿頷首笑道:“順寧王能這麽想,那是瓦剌之福,也是天下之福了。只是……三位王爺可知皇上令臣宣撫瓦剌、查訪地方,是來查訪些什麽的嗎?”

馬哈木忙道:“還請欽差大人明示!”

趙子衿笑容倏地一斂,沉聲道:“和寧王阿魯台遣使奏報於皇上,說三位王爺在瓦剌迎立大汗,意圖不軌!三位王爺,作何解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