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緣份呐(第3/6頁)

那大漢一轉身,便當先行去……

※※※

第三幕:

開在滎陽西門橋子胡同口兒的黎家銀店,已經快打烊了,一個白發白須的老蒼頭兒步履蹣跚地走進來,拿著一些散碎銀子要求兌換寶鈔。

這年紀大了的人交易東西就是麻煩,那夥計秤了銀子重量之後,他就嘵嘵不休,反復嘮叨他的銀子成色好,要求比市價多兌些寶鈔,做生意嘛,漫天要價,就地還錢,那夥計自然要據理力爭。

兩個人正你一言我一語地爭執著,忽然又有一個尖嘴猴腮,行商打扮的人走進店來,從褡褳裏取出一錠一兩的銀子,也要兌換寶鈔,換好了寶鈔,那人就要離開,一轉身間忽地看見這老人,不由驚叫一聲道:“哎呀,這位……可是宋老伯麽?”

那老人茫然回頭,應道:“是我,你是……”

那行商喜道:“正要去老伯府上呢,我是和你兒子一塊兒去開封做生意的常千呐。老伯,你兒子在開封那邊做生意,一時還回不來,他曉得家中吃用將盡了,特意叫我給你帶回了一些銀錢,還有一封家書,既在這裏相遇,這就交給老伯吧。”

那行商說著,打開褡褳,取出一個封好口的布袋交給老人,讓老人當著他面打開,果然有一錠大銀以及一封書信,老人收了東西,那行商便向他告辭離去了。

那老人對夥計道:“老漢老眼昏花,看不清東西,勞駕你幫我念念家書。”

那夥計和他糾纏了半天,好生不耐煩,卻又不好得罪客人,勉強接過書信念了一遍,信的內容都是些家庭瑣事,最後說老漢的兒子在開封做生意,一時還回不了家,托常千給他父親帶回一綻十兩大銀貼補家用。

老漢大喜,說道:“我這銀子雖然散碎,成色卻是最好的,叫你多換幾文錢給我,你都不肯。罷了罷了,我兒既捎回了大銀,就兌這錠大銀吧,這錠大銀的成色不及我這散碎銀子,先兌用了它吧!”

那夥計不耐煩地把已經秤好的散碎銀子丟還給他,又取過那錠大銀,只一秤,竟發現這錠銀子竟有十一兩三錢。

老漢在櫃台外邊道:“如今市價,一兩銀子兌寶鈔一千零五十文,老漢早就打聽的清清楚楚了,這十兩大銀,該兌寶鈔一萬零五百文,你得足額兌來才行。”

那夥計一顆心登時砰砰地跳了起來,十兩大銀?這分明是十一兩三錢呐,若不是這老漢的兒子忙中出岔秤錯了份量,就是因為稍銀子回家,信上不曾記得那般仔細。如果我按十兩紋銀兌下,這多出來的一兩三錢……嘿嘿,等他兒子回來,還不知要什麽時候,到時候再來理論,無憑無據,怕他甚麽?

這樣一想,夥計貪心頓起,趕緊取了那銀,又仔細秤量一番,確實是十一兩三錢不假,夥計大喜,顧不得再細看,連忙按照十兩紋銀的數目給老漢點兌寶鈔。這邊點清了寶鈔交給老漢,老漢蹣跚離去,受人銀錢雇傭的要飯花子於堅恰好走進門來討飯,兩下裏碰個正著。

於堅涎著臉上前討飯,夥計哪肯理他,只是一味轟趕,於堅便笑嘻嘻地說道:“方才那人我在別處看過,乃是一個騙子,專用假銀騙人,你不肯給我飯吃,莫要上了當丟了飯碗,連你明日也吃不上飯了。”

那夥計一聽大驚,趕緊回到櫃台後面仔細勘驗,越瞧越是不妥,他看看掌櫃的正坐在裏屋算賬,不曾注意這邊情形,便取了剪刀來,將那錠銀子剪開,這一剪那夥計差點兒沒哭出來,原來那錠大銀只是在外邊包了一層銀,裏邊竟然是鉛。

夥計趕緊跑出櫃台,向於堅問道:“你曾在哪裏遇見那騙子,還能尋到他麽?”

於堅嘿嘿一笑,向他伸出一只手,夥計無奈,只好探手入懷,取出幾文錢放到於堅手上。

於堅翻個白眼兒道:“你打發叫花子呢?呃……我是叫花子不假,可今兒卻是你有求於我,這幾文錢就想打發了我去?少於兩貫鈔,不幹!”

那夥計心急如焚,想想十余貫鈔的損失實在是賠不上,若只兩貫鈔,白做幾個月工,還能勉強還上,便又去櫃台裏邊取了兩貫鈔交給於堅,於堅大喜,心道:“有了這錢,再加上方才那人給我的,省吃儉用些,也能走到關外去了!”

那夥計急道:“錢給你了,你得陪我找到那騙子,要不然,還要拿回來的!”

於堅連忙點頭道:“使得,使得,我討飯時,恰好瞧見他們在別的銀店行騙,之後入住了一家客棧,我領你去!”

夥計馬上鎖了櫃台、上了門板,收牌打烊。因為他是店裏用熟了的夥計,那掌櫃的絲毫沒有在意,一切由著他去做,夥計這邊匆匆忙完,沖裏屋說了一聲,便拉著於堅匆匆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