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機會(第2/2頁)

唐賽兒拍著小手,富有節奏地唱起了兒歌,充滿稚趣的兒歌換來夏潯和塞哈智、風裂炎等人哈哈的大笑聲:“好!唱得太好了,就數賽兒唱得好聽,哈哈哈哈……”

西行的路上,充滿了笑聲。

※※※

丘福提十萬大軍出塞,結果丘福好大喜功,不顧部將再三規勸,置皇帝事先的叮囑於腦後,一腳踏進韃靼人的陷阱,一公兩侯,兩千精兵,幾近全軍覆沒,只逃出寥寥數人。帶著步騎混編的大隊人馬死活追趕不上的同安侯火真、靖安侯王忠聞訊大驚。

主帥既死,兩員將迫不得已,只得依照丘福臨終遺言,就近撤向遼東,並派探馬先往遼東通報,請求支援,大軍東向,堪至遼東境內,便被韃靼騎兵追及,明軍主帥陣亡,三軍士氣沮喪,幾無一戰之力,關鍵時刻幸好遼東派出大軍,在開原侯丁宇的率領下急趨援救。兩下裏合兵一處,這才迫退追兵,把他們接到遼東,借道遼東,倉惶回到關內。

朱棣接到戰報勃然大怒,十萬大軍出塞,竟然被人斬了一公兩侯,若非遼東軍方相助,十萬大軍就要盡沒於塞北,怒不可遏的朱棣不顧部將求懇,褫奪丘福世襲罔替的國公爵位,徙其全家至海南。兩個戰死的侯爺和兩個狼狽不堪逃回的侯爺王忠、火真也被褫奪爵位,削除軍職。

朱棣是功必賞,過必罰,處罰了這些殘兵敗將,他立即決定,起京營精銳親赴塞北,禦駕親征,討伐韃靼。文武百官有勸他暫息雷霆之怒,待西域和南疆戰事稍緩,再行北伐的,朱棣只有兩個字:“不準!”文武百官退而求其次,又請朱棣再遣大將,無需禦駕親征的,朱棣還是兩個字:“不準!”

朱棣這一次是動了真怒了。

朱棣立即下旨,宣告天下,說是盡起山東、河北青壯,再加上京營兵馬,共計五十萬大軍掃北!

實際上朱棣動用的當然沒有這麽多兵,他做燕王時沒少跟蒙古人打仗,現在的韃靼實力如何,他一清二楚,以當今明軍的戰力,十萬大軍征北,已經足夠了,真要是派出五十萬大軍,不等韃靼人被打怕了,自己的國家先要被吃窮了。

只是這一回是禦駕親征,人帶少了的話文武百官實在不放心,所以於十萬兵馬這個基數上又帶了五萬兵,算是自己的禦林軍,專門衛護皇帝安全。說是統大軍五十萬,完全屬於宣傳戰的一種計謀。

這種宣傳戰,古今中外,早就被人用爛了。比如希波戰爭中溫泉關戰役,據說波斯皇帝帶了五百萬大軍,而斯巴達人呢?只有三百人!可是門丁尼亞戰役時,斯巴達用了好長時間與好多盟國交涉,才湊了五千來人,而敵對的阿爾哥斯也是好不容易才湊了四五千人,這就是伯羅奔尼撒戰爭中在希臘本土陸軍作戰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

再比如長平之戰,秦軍坑殺趙卒四十萬的傳說,趙國當時傾其全國,也湊不出這麽多軍人。司馬遷的時代,大漢遠征大宛,大漢帝國折騰了好幾年,才湊出來五萬軍隊。三國彝陵之戰,劉備出兵不到四萬,加上五陵蠻的援軍最多四萬,卻號稱七十五萬,實際上當時蜀國全部軍隊一共才十萬人。

當然,適當的誇張,可以迷惑敵軍,過度的誇張是騙不過敵方將領的,不過吹吹牛,嚇唬一下對方的老百姓,壯壯自家人的軍心士氣也是好的。

朱棣這廂緊鑼密鼓的準備出征,漢王朱高煦又不禁轉起了心思。

丘福兵敗被殺的消息傳來後,朱高煦如同五雷轟頂,死的心都有了。丘福一直是他最大的倚仗,如今丘福死了,而且是兵敗削爵,他最大的靠山倒了,他那個腹黑的大哥和那些文官們豈能不趁機清洗他在軍隊中的派系?大勢已去!大勢真的去了!

可是永樂皇帝宣布禦駕親征的消息傳來後,朱高煦突然在一片漆黑中看到了一線光明!他曾與父皇並肩作戰,正因為靖難之功,父皇才起了易儲的念頭,如今父皇要禦駕親征,上陣父子兵啊!如果能伴駕出征,再立戰功,不但能保護自己在軍隊中的勢力,而且未嘗沒有東山再起的可能啊!

朱高煦剛剛想到這裏,同樣想到這個辦法的陳瑛已風風火火地趕到府上來,兩個人不謀而和,只略略計議一番,朱高煦便匆匆趕往皇宮,他要向父皇請旨,伴駕出征,再立軍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