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斬獲(第2/2頁)

“好酒!”

兀良哈台嗅了嗅味道,贊了一聲,毫不客氣地仰起頭,將那烈酒咕咚咚地喝得涓滴不剩。

丘福只是笑吟吟地看著,等他把酒喝完,才捋著花白的胡須道:“尚書大人,我大明乃天朝上國,並無意征討他方、欺淩弱小。此番為何發兵,你是本雅失裏本部人馬,應當心知肚明。本雅失裏出爾反爾,斬我大臣,皇上震怒,這才發兵予以懲罰。韃靼諸部不下百萬之民,難道要因為本雅失裏一人之過而承擔雷霆之怒麽?

我聖天子寬厚待人,尤其是對蠻夷部酋,只須恭順,便施教化,少有加以兵威的。朝廷十萬精兵,非本雅失裏可以抗拒,如果你能向我們吐露消息,從而抓到他,韃靼百萬民眾可以因此少受兵災之禍,這是你的功德。而本雅失裏只消向我聖天子俯首認罪,諒來也不會為難了他。

若是你覺得從此不能見容於本雅失裏,我大明也可以接受你和你的部落,凡歸順我天朝的部落酋領都獲得了怎樣的優容你是清楚的,到時候賜你一片牧地,封你一個都指揮,逍遙自在,豈不勝過做一牢中囚犯?”

兀良哈台聽了默然不語,丘福只是逼視著他,並不說話。過了半晌,兀良哈台長嘆一聲道:“丘大將軍的威名,我們遠在漠北,亦已久知。罷了,天意如此,我便招了吧,只是……還望大將軍能遵守承諾,善待我的族人!”

丘福按捺住心中的狂喜,慷慨地道:“你盡管說,本將軍言出必鑒!”

“好!好好!”

兀良哈台慘然一笑,這才說道:“我若不說,恐大汗也前途莫測了……”

丘福目光一閃,問道:“此話怎講?”

兀良哈台道:“實不相瞞,大汗……並無意與天朝為敵,實是太師阿魯台一意執行,大汗拗之不得,才殺了天朝使節。大明兵發漠北予以征討後,大汗深為惶恐,為此與太師起了極大的沖突……”

丘福的探馬斥候已經掌握了一些消息,結合本雅失裏以前的表現,兀良哈台這番話丘福是相信的。本雅失裏剛剛登上大汗寶座的時候,就曾向大明表示過恭馴,可好景不長,很快又改變了立場。如此反復,已非一次。

而阿魯台把持著韃靼部落最大的勢力,挾控本雅失裏的情況他也清楚,與這兀良哈台比較“含蓄”的解釋,倒是不謀而合。

兀良哈台道:“將軍率師遠征直撲汗庭的消息傳來之後,大汗和太師狠狠地吵了一架,最後不歡而散。依太師的意思,是利用地利與將軍決一死戰,而大汗卻想舉族遷徙,以避將軍鋒芒。雙方僵持不下,錯過了應對將軍的最佳戰機,聽聞將軍已到飲馬河,太師大驚,倉促之下來不及部署,便想遷往極北之地……”

丘福聽著,心想:“虧得我全力行軍,否則容他從容布置,集和韃靼精銳負隅死戰,倒也是個麻煩。”

兀良哈台苦笑道:“可是,大汗和太師……唉!如今二人雖然都是遷徙躲避的意思,可是往哪兒躲,兩人的意思卻又不一樣。太師要北遷,說極北之地環境苦寒,明軍不耐其苦,早晚不戰而退。而大汗卻覺得極北之地的寒冷,我們的族人一樣難以忍受,到時候大批牧人和牛羊凍死,必定元氣大傷。不如往西退卻,雖然接近瓦剌,相信天朝大軍近在咫尺,瓦剌人唯恐引火燒身,不敢趁火打劫!”

丘福忖道:“這倒合乎本雅失裏和阿魯台的性格。”

丘福忍不住問道:“結果如何?”

兀良哈台道:“結果……阿魯台太師帶了眾多部落潛往極北之地去了,大汗則帶著另一些部落,準備避往西北,只盼耗得將軍精疲力竭,不戰而退!”

一旁武城侯王聰問道:“阿魯台願與本雅失裏分兵?”

兀良哈台道:“丘將軍大兵壓境,此時此刻,太師不敢內訌。”

王聰又問:“阿魯台帶走了大部分部落,勢必也會帶走大部分糧草,本雅失裏執意西去,比往北遷也好過不到哪裏去,他為何不惜與阿魯台決裂?”

兀良哈台沉默片刻,才道:“時機難得!”

丘福忙問:“什麽時機?”

兀良哈台澀然道:“擺脫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