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先行(第2/2頁)

吐蕃是佛國,回紇是回教,後來吐蕃瓦解,回教勢力便大肆擴張起來。

後來,張議潮在沙州建立歸義軍,勢力最強時也曾一度統治絲綢之路河西走廊這一段,然而好景不長,當時的大唐已是日薄西山,無法給予任何援助,歷經五代十國,宋朝建立時,羌人也在西域建立了西夏國,一統河西走廊,至此,西域佛國於闐與中原的聯系就徹底中斷了。

這時,信奉回教的黑汗汗國發動聖戰,滅了於闐,於闐亡國後,整個西域便全盤伊斯蘭化了,並一直延伸到河西走廊。宋晟經略西域時,西域已經沒有漢人的基礎,這裏的領土都是徐達大將軍用武力強行打下來的,當地的居民一片片的盡是在徐達大將軍武力之下被迫歸服的蒙古人、羌人、吐蕃人,而且大部分信奉回教。

在這片已經失去數百年之久的土地上,宋晟苦心經營二十多年,也只是把甘肅牢牢地抓在了手中而已,嘉峪關外的哈密、蒙古斯坦、別失八裏等地,只能恩威並用,利用當地的畏兀兒人、蒙古人,半獨立的控制在大明手中。

夏潯聽了,沉吟道:“大哥,來者不善,善者不來啊,帖木兒在西方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此番東來,對我大明是誓在必得。不錯,咱們是以逸待勞,而且占據著地利,咱們大明的兵馬也是兵強馬壯,可是帖木兒不但兵強馬壯,而且以蒙古人的身份、以回教為號召,人和方面,咱們在哈密、蒙古斯坦、別失八裏一帶並不占優勢,所以這一仗只要打起來,縱然是勝了,恐怕也是慘勝。”

宋晟道:“嗯!這一點為兄也有預料!從現在掌握的情報看,這個帖木兒可是個硬骨頭,不好啃呐!”

沉默片刻,他又把濃眉一揚,凜然道:“管它呢!大丈夫戍於邊野,馬革裹屍,正是死得其所!朝廷養兵千日,不就是為的這一天麽,怕他何來!”

夏潯微笑道:“怕,自然是不怕的。不過,帖木兒卷土而來,是一路坦途,還是泥淖處處,那可是大不一樣的,他路途上多消耗一分力氣,咱們就多省一分力氣,他路上多死一個士兵,咱們就能多保全一個戰士。大哥,你帶兵多年,應該懂得,戰場上瞬息萬變,可能就因為一個微小的差距,整個戰局的勝負就因此決定!”

宋晟微微眯起了眼睛:“兄弟,你是說……”

夏潯沉聲道:“這些地方,若是忠於我大明,那就是帖木兒馬前的一片荊棘,若是他們倒向帖木兒,那就是帖木兒的橋頭堡。趁著帖木兒未到,我想去關外走一遭!”

※※※

雪原之上,綿亙連片的營寨,沿著山坡蔓延開去,無邊無際。

旌旗在寒風中獵獵飛揚,箭樓聳立,刁鬥森嚴。

風中,金鼓號角之聲隱隱傳來!

朔風呼嘯,帳中卻很暖和。

丘福負手站在一幅懸掛在帳壁上的地圖前,端詳著上面的山川河流,以及探馬回報後,加以標注的韃靼主力可能隱藏的一些地方,濃眉緊鎖。

一名校尉進帳遞上一封公函,靖安侯王忠展開看罷,走到丘福身邊,恭敬地道:“大將軍,遼東張俊送來消息,可遣開原侯丁宇率遼東精騎三千、兀良哈精騎兩千,合計五千精兵,協助大將軍。”

丘福充耳不聞,依舊負手盯著地圖,王忠還待再說,一旁武城侯王聰扯了扯他的衣袖,冷哼道:“算了吧!張俊、丁宇是什麽人?那是輔國公楊旭的人,幫咱們征討本雅失裏?哼!派五千兵,頂個鳥用,不過是想分咱們的功勞罷了!甭理他們!”

同安侯火真烤著火笑道:“噯,人家總是一番好意嘛,也不好置之不理。就回復他們說,多謝好意,叫他們整軍備戰,俟有消息,需要增兵時,再叫他們協助圍剿就是了!”

王忠回頭看看丘福,見丘福沉著一張老臉不說話,只好答應下來,匆匆回到案邊書寫回函。

丘福心裏很急,這次出兵,是他再次出山、重返中樞的好機會,他非常在意,尤其是接到朱高煦的書信之後,更深知打上一場大勝仗的意義何等重大。可是他率領十萬大軍在塞外轉悠了一個多月了,糧草沒少耗費,士兵還有不少凍傷的,卻連韃靼人的影子都沒看著。

茫茫草原,大雪彌漫,若是有心隱藏避而不戰,百萬人馬撒進去也能立刻消失不見,上哪兒找去?如今遼東張俊又假惺惺地說要派兵相助,丘福一聽心裏就更冒火了,他正憋足了勁兒要跟楊旭別別苗頭,看看誰更善於打仗呢,不要說他手握十萬雄兵,根本無須相助,就算需要幫忙,他也不會借遼東一兵一卒,不和夏潯沾一點關系!

丘福愈想愈是焦躁,忽地回身說道:“雪積盈尺,大軍行動不便,敵酋逃竄自如,始終難以交戰。本帥決定,火真、王忠率大軍與輜重隨後緩行,王聰、李遠,與本帥各率精騎千人,相互呼應,搜索前進,遇有小股敵酋即戰,遇有大股敵酋則立召援軍呼應,否則勢必受敵愚弄,難尋其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