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我做先鋒(第2/2頁)

“是,臣遵旨!”

夏潯起身領旨,語氣微微一頓,又道:“皇上,眼看就要年底了,大報恩寺的役夫都要遣散回去過年,今年這役夫,多是以工代賑,征召的江南百姓。來年開春,他們就要留在故土,重新墾地種田,還須從各地征召役夫。

疏通運河,也須征調大量民夫,如今將屆寒冬,江南還好,北方河水結冰,疏浚起來非常困難。此外,擴建北京城的事情,到了冬天也是無法進行,這些事情暫時都要放一放。這幾項大工程,都要到明春才能重新征召民夫,而明年春夏之交,西線戰事一起,少不得又要征召大量民夫,民壯抽調過多,不免影響農耕。農耕乃國之根本……”

朱棣失笑道:“不就是想勸朕暫且停了這幾項工程麽?這彎子繞的!嗯……”

他沉吟了一下,頷首道:“準你所請,叫內閣通知工部,這幾項工程暫停了吧,全力備戰!”

夏潯心道:“不繞彎子成麽?誰不知道你是屬驢的,心氣兒順了,怎麽說都成,心氣兒不順,說破了天去你也固執己見!”

夏潯一邊腹誹著,一邊喜孜孜地答應下來。

※※※

夏潯與永樂皇帝一番密議,針對即將到來的帖木兒軍擬定了應對計劃,一系列內政外交的措施便馬上通過各個衙門開始有條不紊地進行了。

兵部、五軍都督府連番下令,命四川都司、河南都司加強訓練、核檢兵員、補充缺額、剔除老弱、更易壯丁,又命山西都司陳兵雁門關,嚴密戒備。

很快,朝廷又封一個叫脫脫的中年人為忠順王,任命禮部員外郎周安為忠順王長史,派兵護送他們一行人火速離開金陵,奔赴哈密。哈密在嘉峪關以西一千六百裏處,漢代屬伊吾盧。元末,由威武王忽納失裏鎮守,不久,改封肅王。

這個脫脫就是肅王之子,肅王死後,因為脫脫年幼,肅王之弟安克帖木兒篡位稱王。

洪武年間,太祖朱元璋平定了輝和爾地區,建立了安定等衛所,逐漸逼向哈密。安克帖木兒異常驚懼,立即納貢稱臣,向大明邀好,並把他的侄子脫脫送到大明來做人質,太祖便封他為忠順王,哈密就此成了大明的藩屬國。

這脫脫自幼年時就被送到大明,在這兒生活了三十多年,從一個少年成了一個中年人,現在漢話說的比他的母語還流利,自幼讀詩書,學漢字,精通大明文化,娶的妻子是漢人,生的兒女更是根本不懂哈密話,這一家子已經被漢化的極其徹底了。

朱棣繼位不久,哈密王安克帖木兒就被韃靼可汗鬼力赤給毒死了,哈密王位空懸,內部為此一直爭鬥不休,這些哈密王子中,最有資格繼承王位的就是脫脫,但是當時朱棣不放人,任由哈密內訌,可眼下強敵壓境,再任由哈密亂下去,其中有些勢力為了爭奪王位,就有可能倒向帖木兒,所以他立即加封脫脫為忠順王,護送他回國歸位。

這時,日本對馬、壹岐諸島一群海盜又跑來攻掠中國沿海,因為現在大明水師日漸強大,他們只撈了一筆就逃之夭夭了,消息報上朝廷,朱棣正忙於南線正在進行和西線即將進行的大戰,實在沒空理會這幫無賴,便只發國書一封,叫足利義滿懲治海盜。

足利義滿與大明正常貿易遠比縱容海盜劫掠獲利更多,而且,他正在加緊籌謀,想讓自己最寵愛的小兒子繼承大將軍的位子,如果有大明的支持那就事半功倍。

另外,朝廷上,後小松天皇日漸老邁,眼看沒兩年活頭了,依照當初南北兩朝合並時的約定,該由當初遜位的南朝後龜山天皇一系的子孫登基,而足利義滿當然希望是由他把持的後小松一脈來繼承天皇之位。

以上種種,他要倚重大明的地方多著呢,對此哪敢不賣力氣,一接到永樂大帝的詔書,他就立即派出軍隊,對經過幾年苟延殘喘,稍稍恢復了些元氣的海盜們再度實施圍剿打擊。

大明這邊,朱棣也開始實施夏潯啟程前的最後一步,對甘涼諸將敲敲打打、恩威並用了……

第二十一部 西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