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羽純道姑我要了!(第2/2頁)

“扶我上馬!”

紀綱叫人扶著氣咻咻地坐上了馬鞍,剛要抖韁而去,忽又勒住馬,臉上陰晴不定地尋思片刻,自語道:“薛祿是一家道觀的大施主?他那個德性,會是崇佛信道的人?”

紀綱眼珠轉了轉,用馬鞭一指紀悠南,紀悠南嚇的一縮脖子,紀綱道:“他們去的是城東桃源觀,你跟去瞧瞧,給我查個明白,他們跑去修繕道觀,到底是個什麽意思!”

紀悠南一聽有差使給他,馬上狗毛兒得瑟起來:“卑職遵命!卑職就去!”

說著一撥馬,領著幾個手下,躡著遠處那行車輛下去了……

※※※

桃源觀,很有詩意的名字,不過真的看到這道觀,不免令人大失所望,這道觀太破舊了,墻壁半倒,墻皮盤剝,連裏邊供奉的碧霞元君神像,都灰突突的失去了神采,前殿兩廂空地上還種著幾畦青菜,這樣的地方,怎麽可能吸引得了香客。

工頭們指揮著匠人叮叮當當到處修繕著,薛祿在旁邊不斷地提醒:“大家小心著點兒,可別把菜地給踩了,那邊,那邊,晾著衣服呢,別刮倒了……”

一處還算完好的房間裏,住持清玄子正在和聲細語地勸著面前一個年輕美貌的道姑。兩個人都穿著青色的道服,早已洗得泛了白,十分破舊,穿在身上不像出家人,倒像一個慈眉善目的鄉下老太太和一個未出閣的年輕大姑娘。

不過,那清玄子道長雖無半點出家人氣質,反倒是那年輕的道姑,衣裳雖然破舊,瑕不掩瑜,那膚似潤玉,唇紅齒白,明眸清純,氣質清華,不含半點人間煙火氣,倒真像一位清麗脫俗的仙姑。

“羽純呐,你一個女兒家,年輕輕的,難道就在這道觀裏過一輩子?唉!我瞧那薛大將軍,是真心喜歡你的,你若真的跟了他,終身不也有個依靠麽?”

這位羽純姑娘姓董,董羽純,其實就是湖州府“環采閣”頭牌紅姑娘草羽絲,她的本名就叫董羽純,因為入了煙花之地,羞用祖宗之姓以及父母起的名字,便各取名姓偏旁,成了草羽絲。而今她逃離湖州,便改回了本名,在觀裏,她的道號便也成了羽純子。

董姑娘是湖州本地人氏,哪兒都不曾去過,如今湖州已無她立足之地,叫她想個去處,還真想不出來,要說她聽說最多的,自然就是金陵,這兒又有個輔國公和俞青天,算是她深惡痛絕的達官貴人中,少有的兩個好人,叫她感到一絲溫暖,所以董姑娘下意識地就來了金陵。

到了這兒她才知道,原來這裏比地方上更嚴,像她這樣的黑戶,想要容身之地……甚多!沒錯,甚多!越是繁華之地,容納三教九流的門路越多,問題是那些門路,可沒一條正道兒,她一個年輕貌美的姑娘,要在這兒生存,需要執何業便不問可知了。

可是董姑娘既已脫離火坑,哪肯再執賤業,這些日子在桃源觀裏布裙荊釵,青菜豆腐,她倒也甘之若飴。因那日薛祿從山東府回來,路經此處正逢大雨,到觀裏避了陣雨,恰巧看見了她,這一來便神魂顛倒,常尋借口趕來了,他那心意,道觀裏的幾個老尼都看得清清楚楚,董羽純如何不明白?

只是她那心病自幼形成,對做官的本能的抵觸、反感,那薛祿又是個不會哄女人的,暗戀了人家這麽久,一見了她面就臉紅脖子粗的說不出話來,真正跟她本人說過的話還不到三句,如何可能得到人家姑娘的芳心?

董姑娘咬著薄唇,輕輕搖搖頭,還是不肯答應,有心促成他們好事的老觀主不禁嘆了口氣。

薛祿對人是不肯直說他為何要來修觀的,可他又是個不會遮掩的,有哼哈二將幫他當大喇叭,沒多久所有的工頭管事和匠人全都知道了,他們為了成全薛祿,幹活固然更賣力氣了,調侃之事卻也難免。紀悠南派人換了便服,趁著裏邊忙亂混進來打聽一番,得了實信兒,立即趕回去稟報紀綱。

紀綱聽了忽想起當初楊旭受審,這薛祿也是幫腔作證的一個,紀悠南自己明明沒有見過,卻又添油加醋把那美貌道姑誇得天上少有世間無,紀綱不由動了心思,一則想給薛祿一點顏色看看,二來他那收藏美女的癖好又來了。

紀綱捏著下巴沉吟一陣,佇足一指紀悠南,很霸氣地道:“去!到桃源觀裏說一聲,就當著薛祿、劉玉玨的面,吩咐那觀主,明日一乘小轎,把人給我擡回來!羽純子,我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