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風雲再起(第2/2頁)

紀綱一笑,輕輕擺了擺手。

※※※

次日一早,夏潯因已得了皇上吩咐,並未上早朝。他把準備召集災區民眾入京參與大報恩寺建設的事兒向鄭和以及工部幾位官員交待了一番,讓他們具體去經辦,就匆匆回府籌備去山東的事了。

上次彭梓祺走的急,沒帶什麽東西,人家是彭家的女兒,兩手空空也無所謂,他是姑爺子,又是國公,不備些禮物可不像話,好在茗兒已經給他置辦了許多東西備在家裏,需要采買的東西並不算多,夏潯心中雖急,也只拖延半日工夫,倒還忍得。

皇宮裏邊,朱棣與朱高熾剛剛回了謹身殿,朱棣心中頗為不悅。

今天是朱高煦辭駕離京赴雲南就藩的最後期限,朱棣還精心準備了禮物以及慰勉兒子的一番話,本想等著兒子上殿辭君的時候對他講,結果……朱高煦根本沒有上殿面君。

朱高熾是太子,平時不用上朝參駕的,今天因為是二弟離京的大日子,他也是上朝相送的,結果……

“煦兒對我,竟然懷怨至此麽?”朱棣越想越覺郁悶。

這時木恩躡手躡腳地走進來,小聲道:“皇上,漢王求見!”

朱棣一聽,憤然道:“叫那不肖子滾進來!”

木恩為難地道:“漢王……似乎身子還未痊愈,是由兩個漢王府的小內侍攙著的,奴婢看著,漢王走路很吃力……”

“哦?煦兒身體還未見大好?”

朱棣一腔怒氣登時散了,忙道:“快著,叫他進來。”

一會兒工夫,朱高煦叫人攙著,顫巍巍地走進來。

這朱高煦聽了陳瑛的話,知道親情現在是自己唯一的底牌,也是真下了一番工夫。

飯絕對不好好吃,覺絕對不好好睡,胡子也不修理,頭發也不好好梳,只見他頭發蓬松,胡須虬亂,眼窩深深,兩頰凹陷,原本赳赳一武夫,如今病怏怏的好像風一吹就倒似的。

朱棣見了心裏就是一酸,忙道:“來啊,快給漢王看座!”

朱高熾忙迎向朱高煦,從小內侍手裏接過手臂攙著他,關切地道:“二弟怎麽病成這般模樣了?”

朱高煦掙脫朱高熾和小內侍的攙扶,“卟嗵”一聲跪在地上,向前跪爬兩步,抱住朱棣的大腿,放聲大哭道:“父皇……”

朱棣的眼睛有些濕潤,連忙彎腰攙扶道:“煦兒快起來,快起來,這都多少時日了,你怎病得還如此嚴重,漢王府的太醫真是該死,這般沉重的病情,竟敢不稟報為父!煦兒既然身子還不見好,那麽……就在京裏再歇養些時日吧!”

朱高煦眼淚汪汪地道:“父皇,兒這些時日在家裏也反復想過,今日抱病入宮,拜見父皇,只想求父皇一句話!”

朱棣道:“你先起來,慢慢說話。”

朱高煦不肯起身,哭泣道:“父皇,兒臣心裏冤得慌啊,兒子反復自省,自覺無罪於國家,何以被父皇發配萬裏之遙,兒子不服氣!”

朱棣臉色一僵,微怒道:“煦兒這叫什麽話,為父封你為漢王,叫你鎮守雲南,乃是為國戍守南疆,為國家藩籬之故,怎麽是貶謫流配了?”

朱高煦跪哭道:“那雲南乃是山高路險的煙瘴之地,兒子久居北地,如何適應這等南疆生活?今日兒子只求父皇寬赦,兒也不要封國了,從此不關朝政、不問世事,就在金陵城裏做一個閑散王爺,但求能守在父皇母後身邊,心願足矣!”

“這……”

朱高煦叩首,泣聲道:“父皇若不答應,兒子這就上路,只是要求父皇先為兒子準備薄棺一口!”

朱棣驚道:“這是為何?”

朱高煦慘然道:“只恐兒子未到雲南,已然一命歸西了……”

朱高熾一旁看著,眼見兄弟這麽說,一張胖臉已然脹得通紅,再看看他老子臉色,朱高熾把牙一咬,上前端端正正地跪在朱棣面前,懇切地道:“父皇開恩,就應二弟所請,容他留在京師吧!”

解縉正在文淵閣裏忙碌著,忽地聽到這個消息,不禁又驚又怒,勃然道:“漢王不肯離京?太子竟然還為他求情?”

趕來送信的楊士奇無奈地道:“閣老有所不知,漢王抱病見駕,形狀淒慘,皇上已經不忍了,太子縱不為他求情,皇上必也應允的,太子若站在一旁置若罔聞,豈非讓皇上覺得太子天性涼薄?”

解縉勃然道:“漢王不走,天下不寧!太子是漢王胞兄,他不方便說,我去說!”

解縉說罷,也不顧楊士奇勸阻,風風火火就往謹身殿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