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誰敢轟城?(第2/2頁)

朱允炆生得早,是太子朱標的第一個兒子,但他是庶子,他的母親是太子朱標的側妃呂氏,太子朱標的正室常氏生下朱允熥就死了,這時才把朱允炆的母親呂氏扶正。按照帝王家的森嚴制度,朱允炆的母親雖然扶正了,最正宗的嫡子仍舊是朱允熥。在宗法制度裏,兩者的地位差的太遠了,朱允炆成為儲君,這就相當於《紅樓夢》裏賈寶玉的位子叫賈環給占了!

只是,朱標的正妃常氏,是開國大將常遇春之女,朱允熥的親姥爺是常遇春,舅姥爺是藍玉,鄭國公常茂是他大舅!開國公常升是他二舅!馮勝、傅友德等二十多位大明帝國的開國名將大多互為姻親,你說他的後台得有多大?

可就因為這,反而更招朱元璋的忌憚,再加上朱允炆受了黃子澄的點撥,善於在朱元璋面前扮孝順孫子,孝的都不像人了,太子朱標死時,他哭得死去活來,三日不肯進食,把個痛失愛子的老朱感動的眼淚汪汪的,這皇位就落到他頭上了。

結果等老朱過世時,已經不需要裝給人看的朱允炆不要說絕食了,連哭都沒哭夠時間,這邊阻止爺爺的兒子們回京奔喪,那邊沒等帝王停靈時間結束,就把老朱匆匆給埋了,然後就推翻了對他爺爺的保證,心急火燎地開始把叔父們往死裏整,老朱一輩子眼裏不揉沙子,臨老叫他乖孫子給騙了。

別看後來人覺得朱棣繼位不合禮法,於是就大肆褒揚朱允炆,實際上立朱允炆為太子時,朝中大臣同樣有許多不滿,認為朱允炆名不正言不順,只是礙於朱元璋的強勢,動不動就要殺人,一殺就殺個血流成河,實在是沒人有膽子當著他的面叫囂。

而民間傳說朱元璋之所以立朱允炆為太子,是因為朱允炆是他和兒媳婦呂氏私通所生的私生子,固然是純屬胡說八道,可之所以出現這種流言,恰恰是因為朱允炆本來沒資格當皇帝,比他有資格的人還在那擺著呢,所以才招人非議。

而今朱允炆“自焚”了,可是根正苗紅的真正嫡子嫡孫朱允熥還活著呢,如今被皇上軟禁在鳳陽呢。朱棣剛要登基的時候,那麽多臣子反對,人家主張的就是:你說你是靖難,成!現在你靖完難了,現任皇帝也死了,你把皇位還給人家真正的繼承人吧!

正因如此,以前朝議立儲之事時,兩派的人都不大敢把太祖的這句話拿出來說事兒,就怕犯了皇上的心病,要是不小心摸到了老虎屁股,那就徹底完蛋。道衍這是頭一回上朝議立儲君,以他和朱棣亦師亦友的私交,他也不忌憚這個。可他敢說,別人不敢說,而且哪怕明知道這句話正好可以利用來大做文章,還偏就沒人敢用。

想當年鐵鉉守濟南,把太祖的靈位往城墻上一供,朱棣造反那是冒著身死家亡的兇險呐,就是這樣嚴重的後果,他都不敢用大炮轟城,如今道衍利用他的特殊身份,搬出了別人想用也不敢用的皇明祖訓,不亞於鐵鉉豎太祖靈位於城頭,誰還敢轟?

陳瑛暗暗叫苦不叠,他已經表示同意立儲了,結果這死禿驢搬出了皇明祖訓,如果他引用什麽聖人聖言,周禮古制的,陳瑛都敢反駁,可是太祖朱元璋親口說過的話,他怎麽反駁?陳瑛訥訥,萬千語言凝於舌端,唯獨顧忌著那是太祖遺訓,不敢反駁。

夏潯已然逮住這個機會,率先向朱棣行禮,高呼道:“自古帝王統禦天下,必以敬天法祖為首務。而敬天法祖本於至誠之心,不容一息有間。立儲,當務之急;立皇長子為儲君,乃祖宗遺訓,上合天意,下順民心,臣請我皇陛下,立皇長子為太子!”

“臣附議!”

“臣附議!”

夏潯這邊的小弟們忙也搖旗呐喊起來。

“皇上!”

陳瑛急了,心知皇上只要一聲“準”,那便大勢去矣,慌忙撩袍跪倒,乞求道:“皇上,立儲,國之大事,臣等所言,還請皇上三思。如果皇上決意立儲,也請三思而行,至少……至少明日再作聖裁吧!”

夏潯睨了他一眼,心道:“陳瑛這老賊莫不是又要去請朱高煦扮大耳賊劉備,跑到皇上面前去哭鼻子吧?”

他還真猜對了,陳瑛打的正是這個主意……